第427章 困龙

    第427章 困龙 (第1/3页)

    程昱要前往合肥,率领孙礼和李典,以防孙权进攻。

    曹操则是急召张辽和乐进,这两位猛将前往长安,生怕刘备伺机进攻。

    贾诩明白,这兴许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程昱早就垂垂老矣,却依然是曹操信任的旧部。

    即使再不受重用,也有直言进谏的资本。

    反倒是自己,被人称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不过论气节,却遭受了世人鄙夷。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贾诩筹谋的从来不是名留青史,而是在乱世之中,为自己谋得高官厚禄,为子孙后代谋得身家富贵。

    “仲德,可骂够了?”

    “贾文和,你若是真有良心,以后便对子桓公子尽忠!”

    程昱说罢,便拂袖离开,不再与贾诩废话。

    “尽忠么?”

    贾诩有些时候,当真羡慕诸葛亮!

    年仅二十七岁,便遇到了真正的明主——刘玄德!

    刘备再这么说,也是朝廷册封的左将军、豫州牧。

    却对一位年轻人三顾茅庐,君臣相知,如鱼得水。

    当然,贾诩也并不知道,诸葛亮要是再不出山,容易被好徒儿刘芒一把火,烧死在卧龙岗……

    诸葛亮可以知无不言,刘备甚至在博望之战,亲自将剑印交给他,可见对诸葛孔明的信任!

    反观贾诩,他出身凉州,本以为能顾效忠同乡董卓,从此以后施展一身抱负。

    结果董卓身边有李儒,对贾诩根本不予理睬。

    董卓死后,贾诩为免西凉军的成果付之一炬,同时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出谋划策,令李傕、郭汜之流乱武长安,最终导致三辅百姓逃难至益州。

    形成了如今益州强大的东州派。

    眼见两头豺狼不可共事,贾诩见势不妙,投奔了张绣。

    为了扬名天下,则盯准了当时的潜力股曹操。

    最后以宛城之战,杀死曹昂、曹安民、典韦的功绩,而让“毒士”之名深入曹军将士骨髓。

    见势不妙,又让张绣投降曹操,从此以后身处曹营,荣享富贵。

    只是贾诩早就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抱负,他有神算鬼谋,却只能谋己,不能谋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