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张少挺转业

    第238章,张少挺转业 (第1/3页)

    看着大姐在那里弄东西,杨小乐准备回房间里。

    刚要离开,大姐想到什么对着他说道:“哎,对了,有你的一封信。是罗老师的,在香案抽屉里。”

    听到这话,杨小乐奇怪了一下。

    罗进平?

    他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的?

    来到香案这边,打开平时放信的抽屉,只见里面躺着一个封信。

    打开以后,就看到了里面一张信纸和一些票和钱。

    看到这些东西,杨小乐狐疑了一下,奇怪的将信纸给打开了。

    看完以后,杨小乐笑着将东西给收了起来。

    原来年前的时候罗进平买不到粮食,自己给了一些粮食和肉。

    这是来信感谢,顺便把钱和票给了自己。

    当然了,肉票没有,高价给了自己一些钱。

    这事情弄的!

    本来想着送了就送了,压根就没想过要钱的念头,没想到罗进平去村里打听了他的地址把东西寄了过来。

    “怎么还有粮票和钱啊?”

    大姐奇怪的问了一下。

    “哦,没什么!罗老师给的。”

    说完,将粮票和钱递给了她:“自己收好,早上去早餐店的时候买点吃的,别让娘看到了啊!看到老娘被收掉我可不管。”

    大姐把手在围裙上擦了一下,高兴的接了过来。

    “罗老师给你钱和票干嘛啊?”

    “你管那么多干嘛!要不要?不要还给我。”

    “要,怎么不要!”

    大姐赶忙将票收了起来,笑呵呵的继续做饭了。

    杨小乐见状准备进房间里。

    突然门口的帘子掀开,老爹走了进来。

    “张主任,进来说吧!”

    身后还跟着居委会主任张主任。

    微胖的张主任穿着一身劳动布的棉袄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

    “做饭呢!哎呦,还有榆钱啊,这个好吃啊!以前没粮食的时候,这玩意还能救命呢!”

    张主任进来以后,看着屋里正在忙活,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大姐见状也就微笑着回应了一下。

    杨广志示意她坐下,开口说道:“张主任,坐吧!有事情您说,前面还忙着,一会我得过去了。”

    张主任闻言坐了下来,在那里打量着屋里。

    杨小乐看到这一幕,琢磨了一下,大概明白什么意思了。

    第一批的精简来了。

    果然!

    张主任坐那里,先是叹了口气,这才缓缓的说道:“广志同志,今天来找你呢,是有个事情。今天街道办开会了,计委和劳动部根据当前确定的生产计划建议全国共减少职工509万,对象主要是58年1月1日以来,来自农村的临时工、合同工及多余的学徒。”

    杨广志听到这话,眉头皱了一下。

    没有说话,安静的听着。

    看到他的表情,张主任也是一脸为难的说道:“是这我们四九城也自然也有很多的名额,你们家有三口人都是学徒工,现在国家困难,希望你们一家人,能有人响应号召,积极主动配合。”

    说到这里,张主任笑道:“当然了,我的意思不是你们一家人都回去,但是你们一家人有三个人都是学徒工。总得回去一个两个吧?我也给你们保证,一旦城里招工,肯定会优先你们这些为城里做过贡献的人。”

    听到这些话,几个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小丽眨巴了一下眼睛,对着大姐问道:“大姐,是不是我们又要回农村了啊!”

    听到这话,大姐瞪了她一眼:“大人说话,你别插嘴。”

    “哦!!”

    小丽噘着嘴轻哦了一声,就没敢再说什么了。

    杨小乐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知道老爹是没办法的。

    这时候可不是后世那种,你辞退我,我就告你。

    这时候的人观念里,政策好的时候,让你进城当工人,那是荣幸的事情,同样环境不好的时候,你该回哪里就要回哪里。

    除了极少数的人会闹。

    绝大部分心里虽然不愿意,但还是只能无奈的回去。

    因为一句响应号召就足够了。

    而且他们也不怕你不回去,很简单,注销你的定量本让你在城里买不到粮食,你就得乖乖的回去。

    不过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

    杨广志没说话,面无表情的摸出来一根烟在那里抽着。

    张主任见状说道:“广志同志,你们考虑一下看看谁回去,我先去其他家看看。”

    说完,就站起身来直接就离开了。

    留下的几个人都没敢说话。

    杨小乐看着在那里抽闷烟的杨广志,笑道:“行了,爹,你去上你的班,前面正忙着呢!这事情我来给你处理。”

    杨广志听到这话,眉头皱了一下:“你处理?你怎么处理?我想想办法吧!”

    听到这话,杨小乐翻了翻白眼。

    没搭理他,回到了房间里。

    来到屋里,拿出一打信纸,在那里琢磨了好一会才开始动笔。

    琢磨了好一会最后还是简单的写下了寥寥几行字。

    从一月前,他知道杨广平这一家人要出国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在琢磨怎么弄了。

    感觉怎么弄都不是很好。

    最后想了想,最后还是提了一下孙殿英的宝藏以及那八万两黄金军费的事情。

    方向指向了杨广平。

    不是很严重,但是足够他留下来‘好好’在这里过日子。

    毕竟宝藏和黄金动向问题,还不属于政治问题,但是又足够让他留在这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