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支援三线建设

    第401章,支援三线建设 (第1/3页)

    下午放学,班级的一群人来到了学校的礼堂这边。

    六个班级一共接近八十个人坐在了台下,而此时台上一共有四个人坐在那里,两个老师,两個学生。

    学生一个是陈晓陆,另外一个是和杨小乐一样的年级副支书姚波。

    姚波,父亲是北航大学的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

    对方跟着母亲在城里住。

    六班的人。

    “杨小乐,这边!”

    刚来到这里陈晓陆就对着他招呼了一声。

    杨小乐见状,和花有容几个人打了个招呼,向着台上走了过去。

    今天是年级的会议,没有高一和高三的人。

    他作为副支书,自然也是上去了。

    “高老师,冯老师!”

    过去以后,对着两个青年团委的老师打了个招呼,又对着陈晓陆和姚波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

    两人笑着点了点头。

    为首的一个八字胡子中年男子轻轻点了点头:“坐吧!”

    杨小乐见状,坐在了最边上的位置。

    高家振看着台下的人员,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说道:“今天是咱们高二年级,青年团发展大会,经校委研究决定啊,要以群众为基础……”

    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总的意思就是,按照以前的推举制。

    老师也有投票权。

    但是问题是老师就两个人,加上青年团委的人也就几个人。

    也就是说,决定权,将是面前开会的这些人。

    底下的人顿时都在那里议论纷纷。

    台上的人见状,也没有去劝阻。

    “小乐,你对今天的事情怎么看?”

    思绪间,旁边的姚波对着他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杨小乐回过神来,好奇的问道:“怎么了?什么怎么看?”

    “就是今天的发展大会啊!现在他们大院子弟们的做法,让我们没办法正常发展青年团的人,再这样下去,都是他们大院的人说了算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抬头看了对方一眼。

    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今天开会底下人员的意见很重要,同样的,他们三个人的意见也非常重要。

    因为最终还是他们三个人做决定。

    当然了,前提三人的说法站的住脚。

    而姚波的意思,明显就是想要普通家庭、知识分子,以及有钱人的孩子能够加入。

    轻轻叹了口气,学生将在今年的发展大会开始,形成了阵营。

    刚刚要说话,就听到了高家振开口说道:“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下面,让陈晓陆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咱们这批青年团的预备名单,和情况。”

    底下的人也安静了下来。

    陈晓陆见状拿着手里的名单,清理了一下嗓子,缓缓的说道:

    “同学们,请安静一下。”

    等到底下的人都安静下来了,他这才继续说道:“为进一步做好青年团发展工作,规范发展流程,保证发展的质量,切实保持和增强青年团的Z治性、先进性……”

    拿着之前准备好的稿子,在那里读了起来。

    等该讲的差不多了,他这才继续说道:“现在咱们只是初步选拔,为了节省时间,我将念到这些学生的情况,咱们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具体的等后面的时候再复选……

    赵前锋同学,年龄十九岁,成绩,班级中等,父亲1945年参加抗……

    好了,现在进行表决,初步同意的,请举手。”

    这话一出,大院的子弟齐刷刷的都举手了。

    因为这个赵前锋是大院子弟。

    其他的人相互看了看,有些没摸清楚情况的人也纷纷举手了,大部分都是同意的。

    陈晓陆数了数,然后说道:“65票同意,10票反对,人数过半,赵前锋同学暂时通过。下面进行第二个。”

    “第二位同学是张明远同学,年龄17岁,班级成绩优异,团结同学,为人积极,父亲是西四条面馆老板,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下面请投票。”

    安静!

    余文彬这些人,除了少数的人投了赞同票,其他的都没举手。

    此时有些人琢磨出味道来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只要问题不大,那就基本上会通过,因为能上发展大会的人,已经是通过初步筛选过的人。

    数量其实不是很多,一个班级只有三四个人。

    加在一起的话,也就二十个人左右。

    陈晓陆数了数,最后开口说道:“46人同意,29人反对,人数过半,暂时通过。下一个。”

    这一次,又是一个李保国这些大院里的人。

    王明阳。

    有了前面的事情,花有容这些人心里也明白了,这是不想让他们这些人加入啊!

    年轻人嘛!

    都有自己的心气。

    “王明阳,3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