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海商案引子,忠勇尤天爵(万字章)
第220章 海商案引子,忠勇尤天爵(万字章) (第3/3页)
来到南城墙。
尤敬武问:“爹,你带我来这边做什么?”
尤天爵从地上捡起了一根绳子。他一言不发,将绳子栓在了儿子的腰间。又将另一头拴在了城垛上。
尤敬武大喊:“爹,你还是想让我当逃兵?”
有时候,爱子之心与英雄壮志并不矛盾。父亲保护儿子,是人类刻在DNA里的本能。
尤天爵说了一段载入史册的话:“竭力死守者忠,全存祀者孝。我愿为忠臣,亦愿尔为孝子,此生便无遗憾。”
说完这话,尤天爵一脚将儿子踹下了城墙.
半个时辰后,倭寇的最终攻势开始了!
尤天爵将幸存弟兄全部集中在了东城墙。用铁与血,做着最后的殊死抗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一个时辰后,倭寇首领终于登上了永宁城的城墙。
倭寇们拿着一张画像比对,找到了尤天爵的尸体。
尤天爵的尸体,跟一个倭寇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他的牙齿死死的咬住了倭寇的喉管。
倭寇们废了好大力气,才将二人尸体分开。
倭寇首领感慨了一句:“卡咧瓦(他是)关云长。”
倭国是地球文明下水道,缺乏文学艺术。自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传入倭国,便成了倭国流传最广的书。
倭国的那些所谓“名将”,甚至拿《三国志通俗演义》当兵法看。
关云长不光是华夏敬仰的英雄,亦是倭人敬仰的英雄。
当然,这帮人类道德地花板上的畜生配不配敬仰关云长,就有待商榷了。
倭寇首领评价尤天爵是关云长,他说的很对。
华夏历史中,从不缺乏关云长一般的英雄。又或者说,当国家危难如累卵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关云长。
这是这个民族屹立五千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
永宁之战结束了。
增援的卫所军赶到永宁时,倭寇已经带着尤天爵的尸体撤离。
尤敬武运气很好。缒城之后,他趁着夜色逃离。
正因尤敬武死里逃生,福建巡抚刘成安才得知永宁守城战的详细战况。
半个月后,刘成安的军报到达了兵部。
“臣刘成安泣血禀奏。弘治十五年三月初三,倭寇纠集上万人马围攻永宁、福全、金门、中左、高浦、崇武六城。主攻永宁卫城。”
“永宁镇抚尤天爵督率将士,悉力捍御,安排兵士昼夜轮班防守,并亲自带领数百精锐巡视四门,一方有警,则飞驰救之。”
“又趁夜率兵出城破围,杀敌无数.”
“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永宁卫全军覆没,天爵殉国。”
“天爵殉国前,命子敬武缒城而走。曰:竭力死守者忠,全存祀者孝。吾愿为忠臣,亦愿尔为孝子,勿俾吾有遗憾。”
京郊御苑。
常风尚不知十几年前的故人死战殉国的消息。
他正在陪太子朱厚照骑射。
常风已经三十七岁了。距成化二十二年那个危机四伏的秋夜,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七年。
而今的常风,已不是当初那个二十岁意气风发的青年。
眼见就是要步入不惑之年的人。
别说他自己了。他的儿子常破奴今年都已年满十六岁,已是英俊非凡的少年郎。
太子朱厚照十一岁,已经不骑骡子,改骑驴了。
常破奴与朱厚照朝夕相处,好得就差穿一条裤子。
弘治帝给朱厚照找了李东阳为首的一堆当世大儒当老师,教他儒学。却没找武将教他骑射。
这难不倒朱厚照。朱厚照去求了母亲张皇后,替他寻了一位优秀的骑射先生,还是位女先生。
这位女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常风的夫人、张皇后的义姐——刘笑嫣。
刘笑嫣不再是当年的窈窕少女。跟常风同岁的她,身体年年发福,说好听的叫珠圆玉润,说不好听的叫臃肿。
不过,常风倒是对她那一身白花花的肉情有独钟。
体重虽然上去了,刘笑嫣的骑射功夫却丝毫不减当年。
这十几年来,她在家闲来无事就练箭消磨时间。箭法愈加精进。
当然,嫁给常风十七年,她床榻上的十八路弹腿功夫亦趋于化境。
刘笑嫣穿着一身男装,骑在马上。百步之外,一只野兔窜过。
刘笑嫣搭弓拉弦儿,箭簇脱手而出“嗖”、“啪”!正中野兔。
朱厚照是女先生的小迷弟,大喊道:“皇姨厉害!皇姨箭法天下无敌啊!”
刘笑嫣是张皇后的义姐,故朱厚照一贯称她为“皇姨”。
常破奴亦忙不迭的拍起了母亲的马屁:“娘百步穿杨,简直就是当世的花木兰、梁红玉!”
刘笑嫣却道:“别急着夸我。殿下,记住了,射箭要料敌于先。不能只射死靶子。”
“真正到了战场上,敌人是活的,马也是活的。”
朱厚照忙不迭的点头:“记住了皇姨。”
常风远远的望着朱厚照等人,并未上前。他今日的任务是保护太子殿下。
不光刘瑾、李东阳懂伺候好太子是最大的前程,常风同样懂。
这三年来,他有意识的接近太子。别的不说,在未来的大明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总是没错的。
弘治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京官们虽从不明言,心中却都有数,皇上天崩地裂,恐怕也就在三五年之内了。
很多官员都开始巴结十一岁的太子朱厚照。
大家都是一个心态:巴结上大明未来的皇帝,今后的前程才有保障。
常家在这方面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且说射猎临近中午。一名大汉将军纵马来到了朱厚照面前,随后下马跪倒:“殿下,李先生让您回宫,准备下晌的课。”
朱厚照的眉头蹙成了八字:“李先生怎么跟催命鬼似的。”
话虽这么说,他却只能听从李东阳的。他怕李东阳又跑到乾清宫,在弘治帝面前说他的不是。
少年朱厚照心里,对先生李东阳恨得牙根痒。
刘健、李东阳、谢迁组成的内阁,这三年来可谓是权势熏天。
弘治帝体弱多病,很多政务只能让内阁三阁老帮他处理。
内阁的身后,是整个文官集团,文官集团身后又站着整个士林。
内阁的强势,导致文官的集团变得愈来愈不可控。
常风这三年来虽拼了命为厂卫争权,却逆不过朝廷大势。
加之锦衣卫的正牌指挥使牟斌是个仁慈的人。仁慈有时候换种说法就是软弱。
厂卫权势尚存,但远远不及成化朝时。
射猎结束后,常风和夫人、儿子回了府。
常家还是那几口人,没有添丁进子。
刘笑嫣和九夫人的肚子无论常风怎么努力曰,就是曰不出一儿半女。
张道士给常风算了一卦,说常风命中只有独子。
常风也认了命。没有再收小妾。当然,偶尔去怡红楼放放水也是有的。
正吃着饭呢。一个人来到了常府。
这人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
杨廷和这些年可谓是步步高升。
内阁三阁老很看好他,也很器重他。前几年,李东阳向弘治帝举荐,由杨廷和负责《大明会典》的编修。
半个月前,《大明会典》修成,杨廷和因功被拔擢为左春坊大学士。
如果说礼部尚书离入阁只差一步,那左春坊大学士离入阁就只差了半步。
杨廷和时年只有四十三岁。可谓是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杨廷和一脸悲伤的表情,来到了常风面前。
常风问:“杨大学士这是怎么了?家里哪位亲友去世了?”
杨廷和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兵部塘报:“常兄,尤天爵.殉国了!”
当初南祭妈祖,常风、杨廷和、尤天爵三人共过生死,在永宁城的城墙上共抗过倭寇。
听到这个消息,常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谁殉国了?”
杨廷和重复了一遍:“尤天爵殉国了。”
常风连忙打开了兵部的塘报,他看了永宁之战的经过后,“扑腾”一声跌坐到了椅子上。
杨廷和道:“我打算给皇上递奏本。请求皇上封天爵兄的遗孤尤敬武世袭指挥佥事衔。你跟我联名吧。”
常风叹息:“成。唉”
杨廷和又道:“福建巡抚刘成安很是欣赏天爵兄。天爵兄殉国后,刘成安疯了一样派出福建各部兵马,主动寻找倭寇作战。但战果甚微。”
常风道:“天爵兄殉国,他的儿子我来照顾。等皇上恩准,赐了尤敬武指挥佥事衔,让他进京。到锦衣卫实补个千户。”
杨廷和道:“如此最好。”
常风突然骂了一声:“塘报上说,攻袭永宁的是倭寇,罪魁也逃回了倭国。”
“呵,罪魁到底是倭人,还是明人,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十五年前常风南祭妈祖,知晓了走私海商集团“四海会”的存在。
由于那时弘治帝刚刚即位,东南不能乱。常风只得杀了一批四海会的阿猫阿狗泄愤,没有深究。
杨廷和也对大明沿海的走私状况略知一二。很多走私贩子,其实就是京中文官的白手套。
他尴尬的一笑:“罪魁如此丧心病狂,想来一定是倭人。倭人向来跟畜生无异。”
常风道:“罢了。请求赐世袭武职的奏折呢?给我,我签名。”
送走杨廷和后,常风努力回想着尤天爵的长相。永宁一别已有十五年,他死活想不起尤天爵的模样。
他只能让人刻了一方尤天爵的神牌,给他上了几柱香,以示祭奠。
知道知道,差700字。明天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