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碰上个不是人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碰上个不是人的 (第1/3页)

    腊月初八入夜前。

    一批新的奏疏从通政使司送到了内阁。

    而其中最重要的几份,已做了特别的标注,有涉及到直接上报皇帝的,通政使元守直也不敢怠慢,似乎通政司也知道第二天朝堂上必然有一场风波,最上面两份,自然就是涉及到河南新野地震的。

    谢迁在拿到这批奏疏后,按照来人的指点,提前将头两份挑出来。

    其中河南新野地方的上奏,一式两份,一份直接送达司礼监上达天听,另一份则通过通政司关白于内阁。

    “刘阁老,还是被言中了。”

    刘健当夜无须值夜,正准备走,听说此消息后,把穿上身的大氅又挂回衣架上。

    李东阳也靠过来。

    一份由新野地方上奏,陈述地震的内容的奏疏,陈列在三人面前。

    “十二月戊戌日未时,河南新野有地动如山摇,声如洪雷,屋舍倾塌,殃及绵延县城五十里,公廨虽已得旨,城中百姓塌陷屋舍六十余间,无人畜损伤,然城外境况尤重,乡民或以不信谣言者未做防备之事……”

    大概说来。

    就是新野地方上得到了皇帝特地颁布的旨意后,在新野县城内做了一些防备,好歹是让城内的居民没出什么事。

    但消息发到新野时,到地震发生,一共也就三天左右时间,根本来不及传达县城每一处,再加上有很多人不信这个,城外的农舍建造得更松散一些,更容易塌陷,城外受灾会重一些。

    现在地方官府也在忙着救援。

    估计在未来几天,还会有更多的详细情况奏报到京师。

    刘健看完之后,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没有因为朝廷提前预警而产生丝毫的欣然,反而因此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担忧。

    “地方呈报,准确吗?”李东阳问一句。

    谢迁随即把第二份拿出来。

    是河南地方上监察御史上报的,形成一种佐证,虽然监察御史上报没有地方县衙奏报那么详尽,但在大事上没有虚,都提到了这场地震的发生,同时也说明这场地震在发生时,声音如雷。

    地震之外,加上一些不太好的预兆,在这年头便相当于上天的警示。

    刘健幽幽叹道:“明日朝堂上,不知该如何应对。先准备好请辞的奏疏吧。”

    别的不说,既然一旦发生灾害,朝廷定会觉得是上天降下惩罚,那内阁三人责无旁贷,都要背负责任。

    虽然连内阁自己都知道这种事跟他们一点连带责任都没有。

    但规矩如此。

    不管你信不信,主要是天下的百姓信这个东西。

    皇帝不想背锅被骂,那就大臣来背。

    连清宁宫火灾之后,他们这些大臣都要因此而悔罪请辞,这场地震又发生得这么不恰当,偏偏在有人预警,而他们不信的情况下发生。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

    皇帝的信任。

    若他们在朝堂不表示,只怕皇帝以后很难再对内阁甚至是文臣,产生依赖。

    ……

    ……

    当晚。

    朱祐樘便带着儿子送给他的银镜,去到坤宁宫,借花献佛一般,送给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