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 (第3/3页)

皇帝,让张秉宽当莱国公呢,那是你们眼瘸,没看出来皇帝用张秉宽,就是为了针对你们文臣擅权的,我们武勋又没招谁惹谁,之前都被你们欺压着!皇帝怎可能把我们当假想敌?

    “眼下朕还有一件事要提,便是辽东巡抚的人选。先前让你们各自参详,可有何人选?”

    朱祐樘不再跟这群大臣商议如何去给张周安排官职,改而直接谈更直接的边镇巡抚人选。

    马文升终于走出来道:“兵部推举于南京太常寺卿,杨一清。”

    皇帝不是喜欢用新人吗?

    那我们传统文官势力,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按部就班,总要拿出一些有能耐的人竞争一下,就如之前在翰林学士人选上推出杨廷和、梁储一样,这也是为适应潮流。

    “还有呢?”朱祐樘问道。

    吏部尚书屠滽道:“且有前大同巡抚洪汉。”

    一新一老,一个有能力一个有经验,可说是相得益彰。

    就在众大臣以为新任的辽东巡抚就要从二人中推举时,通政使司左通政沈禄走出来道:“臣推举陕西道监察御史陆完。”

    “嗯?”

    众人用不解的目光望过去。

    这种时候有你沈禄什么事?你出来凑热闹就算了,推举出来的……这是个什么人?

    朱祐樘道:“好,若诸位没什么意见的话,那就从此三人中选出新任巡抚辽东之人选,这两日就定下。退朝吧!”

    皇帝也懒得再跟大臣商议别的事情。

    他也没直接决定让陆完来当辽东巡抚,在张周的问题上,君臣的关系闹得很僵,皇帝也要给彼此一点余地,虽然朱祐樘在用陆完的事情上也非常之坚定,但他现在还是要给大臣一种一切都按照规矩来的假象。

    ……

    ……

    朝议解散。

    跟以往众大臣出了朝堂,皆都义愤填膺去议论朝事不同,这次众大臣相对冷静。

    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要重用张周的心思太明显,之前都已经有了心理预期,现在不过是把预期兑现,反正受损失的只是王宗彝一个人,其余的人……真有那么大影响吗?

    去反对?

    怎么反对?

    先前白昂和闵珪在朝堂上说得还不够掷地有声?还能从哪个角度去评价张周德不配位呢?

    重点是,好像朝中文官的上层,尤其是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那边,对于张周升兵部左侍郎的事好像是默认了,剩下的人就算有意见,也会采用更婉转的方式,诸如以上奏的方式去劝谏。

    就在朝议结束时……

    张周人在家中,还没下榻。

    正是小别胜新婚。

    去西北一趟怎么也算是经历一次生死,回来后见到家中娇妻美妾,那还不赶紧温存一番?

    王明珊那边身怀六甲不能太折腾,但好歹怀孕前三月已过去……前三后三……有过生育经验的女人都知道其中的门道,就算是在这年头,大抵也会按照此原则来。

    张周还在家里睡大觉,却是萧敬来给他传升官的“好消息”,逼着他不得不穿戴下榻,连洗漱都顾不上,打着哈欠便出来见客。

    “张先生,您……这是?”

    萧敬也很讶异。

    张周怎么看上去……比昨天更憔悴?

    张周道:“这一路辛劳,说来萧公公都不信,尤其快到京师时,我那是日夜兼程……”

    “张先生为国操劳,实在是可敬可叹。”萧敬感慨着。

    为国操劳吗?

    张周想了想,如果再有个儿子起名带国字的话,可能没毛病吧。

    “张先生,今日朝议上,陛下已跟诸位臣僚商议好,以您为兵部左侍郎,之前说的官职,诸如太常寺卿、侍读学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这些也同时让您来兼任,官正二品。恭喜了。”萧敬拱手说着,把官牒给张周递过来。

    张周好奇问道:“不是正一品吗?”

    萧敬笑道:“这不从文官的职位给您论?其实以您现在的地位,几品……还有何关系呢?”

    “这话没错。”张周笑着点头,“我们这些干活的,最重要的还是得到陛下的支持啊。”

    “对对。”

    萧敬感同身受。

    什么几品几品的,得到皇帝信任的那就是超品,他萧敬是没能力以一人之力压住朝中文武大臣,但他后来者中就有个刘瑾便做到了,谁说当佞臣一定要跟文官讲和?

    如果当近佞的,都像张周对文官这么“仁慈”,那大概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奸臣当道的事情。

    “另外陛下提了,最近让您早早把跟林家的婚事给办了,因为您往西北的事,此事都已经耽搁了不少时日。”萧敬笑着道,“陛下还说,成婚那日,还会亲自驾临。”

    张周道:“这怎敢?”

    萧敬笑道:“无妨的,是为陛下对您的信任和倚重,也是为体现对此婚事的看重。就当是给林老侍郎一点面子。您说呢?”

    嫁女儿当小妾,皇帝要给林瀚面子,以此来收拢两个臣子。

    张周也觉得皇帝也应该做出收买人心的架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