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六百三十四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1/3页)

    进入腊月的头一天,马仪和张锐的捷报,终于传到了大同。

    并在两天之后,捷报就飞驰传入京师,而此时朝中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忘了还有马仪这路人马,似乎当年冬天的这场战事,已经随着崔元和朱凤在蓟州北边打了胜仗而结束。

    谁也没想到,战事非但不是狗尾续貂,且还是来了个大的,比朱凤和崔元的功劳还要大了几倍。

    消息到京师时,正好是正午。

    朱祐樘正在用饭,本来他就胃口不佳,虽然在张周回京之后,他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但身子骨的虚弱仍旧是摆在那的,当陈宽带着捷报送到他面前时,朱祐樘看完后也只是微微点点头,露出个稍微欣然的神色。

    陈宽倒没怎么看懂。

    大喜似悲?还是说……当今这位陛下已经习惯了捷报传来?

    “把消息告诉秉宽。”朱祐樘本来已经打算放下筷子,去睡午觉了,但在看完捷报之后,又拿起筷子,再让一旁的宫女给盛了一碗饭。

    胃口似乎都好了很多。

    陈宽道:“是。”

    这边陈宽正要退下。

    朱祐樘努努嘴道:“把捷报带上,不然去传什么?让秉宽也知道赢了。就说秉宽不会让朕失望,大明的将士也不会让朕失望……东边不亮西边亮,现在是东西皆都亮!

    “陛下,要不要将此消息,早些告知朝中的诸位臣工?”陈宽问道。

    朱祐樘道:“告诉他们作甚?他们是能帮上什么忙,还是能给朕分忧呢?每一次都还不够添乱的!你倒是提醒朕了!告诉锦衣卫那边,把谢迁可以重新押回去了!”

    “陛下……”陈宽显然不想遵照这号令。

    那可是皇帝的先生,皇帝先前把老师押进诏狱,在名声上已经不太好了,这次再押谢迁进诏狱的话,只怕非要闹出点事不可。

    朱祐樘道:“为君者,不能以亲疏远近来决定事情,一切要按照法度,别人都说朕是在偏袒秉宽,但其实,朕只是在帮理。秉宽做对了,朕要嘉奖!他人做错了,朕就一定要惩罚!这才是世间最基本的公义。”

    “是。”

    陈宽心里在着急。

    陛下您说得真轻巧,之前都以为这一战无功而返的时候,您也要直接把那位蔡国公晋升为吏部尚书,怎么就没想过什么“公义”?

    现在得势的是那位蔡国公,要打压文臣旧派的时候,就扯到公义上来了?

    朱祐樘又夹了口菜,悠然道:“突然觉得,年初是不是跟秉宽一起出征草原,也没那么紧要了!这才一年多时间,鞑靼就已是日暮西山,或许都不用朕亲自去,鞑靼就要彻底作古了。”

    陈宽道:“陛下不宜犯险。”

    朱祐樘微笑道:“身为君者,如果事事都要他人挺身而出,朕岂不会被人笑话?秉宽也足以是睥睨天下的谋者,这世上之事,皆都在他掌控之中。有这般的谋者在,朕还怕什么?快去吧!再没什么大事,也不必来打扰了!朕可以睡个好觉。”

    ……

    ……

    该午睡,继续午睡。

    带着好消息午睡,仿佛朱祐樘这个午觉也能睡得更香甜。

    陈宽亲自与李璋、牟斌等人,去张周府上拜访,也算是一种礼数,要的就是那种对张周必恭必敬的态度,让张周觉得,司礼监和宫廷体系上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的。

    一堆人来,也不过只是送一份捷报。

    等张周把人送走,也到了他该去视察名下产业的时候,却是这边蒋苹渝还给他准备了一些参茶,让他补身体。

    “用不上。”张周道。

    蒋苹渝问道:“那几位宫廷里的人,都了吗?”

    连蒋苹渝都能看出来,来的人不是正经当官的,一个个说话的腔调都那么与众不同。

    张周道:“走了!是来给送一份奏疏的,是西北奏捷的奏疏。我是兵部尚书,陛下怕我晚知道,耽误了一些事的布置,所以让他们亲自来送给我。可别小瞧了先前几人,都是能在朝中呼风唤雨的。”

    蒋苹渝点头道:“老爷也一样。”

    张周笑了笑。

    虽然现在蒋苹渝是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