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火箭

    第十九章 火箭 (第2/3页)

设通讯光缆,要么就得通过通讯卫星中转。

    而通讯光缆这玩意儿,坦白说,陈岳还没办法大规模制造,最多只能在实验室里略微造那么一点,用在最紧要的地方就已经是极限。

    那就只能靠通讯卫星了。

    “那就研发火箭吧。”

    陈岳这样想着。

    于是,在三环四纵铁路网之中,陈岳挑了一个地方,调集了大批机器人过去,立刻开始了工厂建设。

    这一次,陈岳野心勃勃。

    他不仅要制造火箭,制造的火箭还得是可回收式的,而且是空天两用型的。也即,既能在太空环境运行,也能在近地空间飞行。

    燃料么,陈岳打算采用液氢液氧。

    这玩意儿制取方便,不像偏二甲肼那样复杂。

    木卫五上有大量水冰,直接电解就可以制备。

    电控系统比较复杂,不过在采用了一些来自火星基地的高性能芯片之后也被搞定。

    剩下的就是材料性能了。

    这方面的难点确实存在,但只有一个。那便是火箭喷射口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陈岳必须得保证液氢液氧燃烧剧烈喷射的尾焰的高温不把喷射口的金属融化掉。除了这个难点之外,在地球发射火箭的抗震、结构强度、隔热瓦、通讯之类的难点一概不存在。

    木卫五这种又小又没有大气层的星球上的火箭就是这么省事。

    为了高性能的耐热材料,陈岳不得不展开了科研攻关。

    数据库里记录有耐热材料的配比,但很遗憾,陈岳现在的工业实力根本造不了。他只能想办法研发现阶段工业实力能造出来的材料来用。

    为此,陈岳不得不兴建了材料研究院,专门分配了大量算力以及机器人和设备过去开始研发。

    研发持续了三个月之后,陈岳最终放弃。他不得不承认,以自己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理想之中的那种材料。

    那该怎么办?

    思忖片刻之后,陈岳不得不调低了设计之中的火箭的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