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收与放权

    第二十一章 回收与放权 (第2/3页)

一丁点的提升,一丁点的突破,在陈岳极高的执行力之下,这项新技术立刻便会在全部工业场景得到应用。

    这可能仅仅是0.01%的效率提升,成本的提升却可能高达10%。

    但陈岳不在乎。

    一次是0.01%的提升,一百次便是1%,一万次便是提升了一倍。提升十万次,便是一次全新的技术颠覆,一次工艺和科技上的飞跃。

    纵观人类文明历史,每一次大的技术飞跃,无不是靠点点滴滴的技术积累而来。

    现在,陈岳也走上了这一条道路。

    他知道,想要实现自己遨游宇宙,复兴人类的梦想,这一步不可或缺。

    伴随着陈岳的精益求精,渐渐的,原本散乱杂乱的工业设施慢慢的规整了起来。

    它们有了漂亮的厂房,有了一看就很高科技的外型,内部厂房也没了乱七八糟的线路,没了到处乱摆的工具和一看就傻大笨粗的机器人,取而代之的是接近真空的环境,整齐划一的机器。

    大量的老式机器被回炉重造,重新变成了钢锭与铝板,然后经由工艺提升之后的铸造厂加工成了全新的,性能更高的零件。

    大量的铁轨被直接拆除回炉重造,新铺设的铁轨性能更加强悍,更加稳定,也更不容易变形,可以支撑列车以更快的速度通过。

    大量的机器人直接自行回到了回收站,被拆成一个个的零件。全新的机器人生产线上,众多新机器人排着队被生产出来。

    相比起它们的前辈,它们能耗更低,更加灵敏,可靠性更高,生产它们的时间、能耗与成本却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在另一条道路上,陈岳的工业能力再一次开始了飞奔。

    便在这个过程之中,陈岳渐渐察觉到自己的算力快要不够用了。

    荧惑号飞船中央电脑的使用率已经常年保持在90%以上。偶尔遇到较大的科研攻关任务,使用率更是会飙升到95%以上。

    这当然是因为陈岳开始追求“产业升级”的缘故。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耗去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