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短板

    第四十八章 短板 (第2/3页)

 它将可以为自己供给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自己打开更大的世界。

    但它距离太远了。

    它与木星距离最接近的时候,也有高达将近五亿公里的距离。最远,则高达9亿公里左右。

    如此漫长的距离,自己目前所能建造的核裂变动力离子推进飞船,到当然是能到。但大规模运输,那就差得远了。

    从木星系统搬家到火星这个方案也不具备可行性。

    搬家当然是能搬,但木星系统这里丰富充沛的资源种类,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工业基础,同样是陈岳不可或缺的。

    木星系统与火星,陈岳都想要。缺一不可。那自己便必须想办法将两者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什么?

    自然就是太空运输能力了。

    “提升太空运输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飞船的性能。提升飞船性能的关键,则在于两个方面。

    一,提升能源密度,二,提升能源利用率。

    能源利用率这一点,短时间内恐怕不行。我目前的离子推进技术差不多到了极限了……基础理论不突破,再提升恐怕不可能。

    那就只能从能源密度来着手了。哎,核裂变果然还是不行啊,还是要上核聚变才行。绕了一大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陈岳试图绕过可控核聚变的限制,以目前的技术便达成将木星系统与火星联系起来的目的。但他最终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离子推进技术的本质,仍旧是通过反推力来驱动飞船运动。只不过它喷射的射流的速度很高,由此才获得了比传统化学推进技术更优异的性能,更为节省工质。

    目前,陈岳所建造的离子推进器,其射流速度最高已经可以达到200公里每秒的样子。

    很显然,射流速度越高,单位重量的工质所能提供的反推力便越大。

    但想要提升这个速度可不容易。这涉及到极端复杂的离子加速技术的整体提升。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做到200公里每秒是最经济的。之后,速度提升到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