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菲奖得主!

    第二百五十五章 菲奖得主! (第2/3页)

宣布而吸引去了注意。

    而显然,当他的第一句话出口的时候,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这位获奖者是谁了。

    也只有那个人了。

    “他就是——李牧!”

    卡洛斯·凯尼格的声调陡然间都拔高了许多。

    “从数论到代数几何,从数学到其他各种分支,我再无法想象,还能有比他做的更加出色的人之外。”

    “所以,我宣布,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个菲尔兹奖得主为,李牧!”

    “因为他在数论方面中前无古人的成就,以及在推进郎兰兹纲领实现的巨大贡献,同时还有他对数学在其他领域应用方面的卓越成就。”

    “让我们向李牧先生送上最热烈的祝贺吧!”

    说着,卡洛斯·凯尼格已然送上了无比激烈的掌声,面带笑容的看向台下,李牧所坐着的位置。

    当然,随着全场也响起了无比激烈的掌声,4000多双目光也都同时投向了李牧的方向。

    李牧就坐在第二排,所以他的座位也十分的明显。

    而这个时刻,作为全场唯一主角的李牧,他自然是有最深感触的。

    经过了长达近……四年的努力,靠着他个人的天赋,以及脑海计算机的一点点帮助,他也算是拿到了这个数学界的最高荣誉。

    “恭喜你了,李牧,这是伱应得的。”

    坐在他的身旁,不断鼓着掌的怀尔斯,面带笑容地对他说道。

    而周围的不少熟人,也都朝着他送上祝贺。

    李牧站起身,扣上了西装前的那颗扣子,朝周围的熟人们微笑着点头。

    “谢谢各位,谢谢各位。”

    随后,他也离开了自己的座位,然后向着主席台走去。

    伴随着一直没有停歇的掌声,他走到了台上。

    卡洛斯·凯尼格已经在迎接着他的到来了。

    他伸出手:“李,恭喜你了,这个菲尔兹奖,对你来说,是名副其实的。”

    李牧也伸出手和他握了握:“谢谢凯尼格理事长。”

    凯尼格微微一笑,然后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奖品。

    那是绒布外壳的盒子,质地上就像是那些装戒指或者是首饰的盒子。

    此时的这个盒子已经被打开,里面平躺着一枚金灿灿的徽章。

    这就是菲尔兹奖章了。

    奖章由加拿大雕塑家罗伯特·泰特·麦肯齐,当然,这位大师已经是上世纪的大师了。

    奖章的正面是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并刻有大写希腊字母:ΑΡΧΙΜΗΔΟΥΣ。

    意思就是“阿基米德的(头像)”。

    阿基米德在数学界的地位,也值得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奖章上,刻上他的头像和名字。

    而除此之外,就是作为雕刻者的花押字。

    最后是奖章的环形边上,还用拉丁文写上了一句: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的主人。

    这就是菲尔兹奖章正面的内容了。

    而翻到背面的话,在中间则还有几行字,“全世界数学家聚集起来,荣耀属于对知识的重要贡献”,背景为阿基米德的球体嵌进圆柱体内。

    这就是这枚在数学界代表着最高荣誉的奖章。

    精美的设计,令几乎所有数学家们追捧,将它放在家中收藏室最明显的地方,也必然最能够吸引客人的惊叹。

    欣赏完了这枚金灿灿的徽章,李牧满面笑容的将盖子合上,然后收了起来。

    这枚奖章得贴身保管起来,听说上一届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有一名菲尔兹奖得主的奖章,最后居然被人偷走了。

    唔……当然,考虑到那毕竟是里约热内卢,想一想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似乎也并不意外。

    而这里可是毛子的地盘,回想一下刚才进来的时候,在外面看见的毛式执法……

    应该不会有小偷冒天下之大不韪吧?

    咳咳……

    倒是也没必要想这么多。

    而除了奖章之外,还有15000加拿大元,相当于八万多人民币,至于为什么是加拿大元,主要是因为菲尔兹是一个加拿大人,这份奖金最初的资金都源自于他留下的47000加拿大元。

    领取完了奖项,菲尔兹奖倒是也没有发表获奖感言的环节。

    于是随后,卡洛斯·凯尼格便继续笑着宣布:“那么,让我们再次恭喜李牧先生,历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

    “二十二岁,我很想知道,再想要以更加年轻的年龄获得菲尔兹奖,得是多少年之后了,或者说,还有这种可能吗?”

    凯尼格的话,也让全场的人忽然想了起来,这位获奖者,今年才22岁啊。

    在之前,菲尔兹奖最年轻的获得者是让-皮埃尔·塞尔,其于1954年获得菲尔兹奖,当时的他是27岁,而第二年轻的获得者,是29岁,历史共有3位29岁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西蒙·唐纳斯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李牧直接将这个年龄往前提升了五岁!

    二十二岁……

    一时间,全场的各种数学家们,都不由为这个年龄而感到了绝望。

    这真的能超过吗?

    直到最后,他们就只能暂时忘记了这件事情,并且松了口气,幸好他们已经超过22岁了,不用担心这件事情了。

    他们22岁的时候,大多都还在寻思怎么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呢,怎么可能会去思考这种问题?

    这种问题,还是交给后人来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