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面试开始

    第二百九十八章 面试开始 (第2/3页)

的精简,在人数上,只招收三十个人,每个学部五个人,剩下的十个人,则主要是对全学院进行管理,比如后勤部、财政处等等必不可少的部门。

    当然,不管是什么部门或者是体系,最后都还是要基于人怎么样。

    毕竟全世界那么多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机构,其内部的体系也基本上都各有不同,而这些单位机构有好有坏,最终,都事在人为。

    所以李牧所能做到的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尽量看清楚每一个人的性格。

    当然,凭借着脑海计算机能够在悄无声息中,连接到对方手机的能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倒并不是很难。

    浏览器的历史记录都给他们查干净咯。

    当然,最关键的,还有聊天记录什么的,也能够让他看清楚一个人的虚实。

    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过去,招聘的时候,正式到了。

    尽管已经设置了必须是博士毕业的硬性要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的博士,还真是挺多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博士学历总人数估计达到了100多万。

    而这次,投来简历的博士,高达数千人。

    这个比例,显然是十分之高的了。

    这也充分说明了,浙商科研院的吸引力有多么强。

    当然,这样的吸引力,是来自于李牧,还是来自于科研院地位,那就要看人了。

    “嗯……总共有三千多份简历,最终只筛选出来了一千份。”

    利用脑海计算机检索着这些简历上的信息,李牧的心中寻思着。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有脑海计算机的帮助,这三千多份简历,他怕是看到吐血都看不完,而有了脑海计算机,他要不了几个小时就能看完了。

    最终他才筛选出来了参加笔试的这一千个人。

    笔试采取线上笔试的方式,根据这一千个人应聘的学部,李牧专门出了题。

    而且他还根据可能的不同研究方向,设置了不同的题,而这些应聘者只需要根据他们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一道就行了。

    至于线上面试,可能带来的作弊行为?

    对此,李牧就完全不担心了,他出的题目网上找不到答案,至于找人帮忙这种事情,他也无所谓,等到面试的时候一问就知道了,再不济,他到时候用脑海计算机一查就更加清楚了,反正他的线上考试是需要直播录下视频的,所以想要找人帮忙的话,肯定就只能是通过聊天工具来帮助了。

    到时候还正好省得李牧面试的时间。

    就这样,三小时的笔试时间很快过去了,后台将所有试卷都给收了上来,然后,他便开始了试卷的批改工作。

    当然,试卷的批改工作倒不是他一个人来完成了,他还是找了交大这边的教授们帮忙。

    毕竟那也是一千个人的试卷,虽然都只有一道题,但是那个工作量,如果只是他一个人来改,说出去估计都会有些惊世骇俗。

    所以他就表面上找来了这些教授们帮帮忙,至于最后嘛,他肯定还是会自己看一下,给出最终的成果。

    还是一样的原因,有脑海计算机的帮助,批改卷子这种事情,几乎都花费不了他多少的功夫。

    只不过,在外界看来,他这样费心费力地去看完每一个应聘者的试卷,实在是太尽职尽责了,以至于他又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个“劳模大佬”的称号。

    就这样,最终,他从1000份试卷中,甄选出了200个人。

    接下来,就是安排这200个人的面试工作了。

    ……

    面试的地点自然就安排在佘山科研院里,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中。

    每天面试二十个人,每个人面试十五分钟,总共面试十天。

    随着第一天的面试开始,一位位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称得上是优秀人才的面试者们,挨个上台,接受面试。

    而面试官,则有五个人。

    五个人中,除了李牧,另外的四个人,全都是院士。

    这四位院士,也分别代表了四个学部。

    这些院士们,自然都是李牧摇来的。

    物理学部的院士,便就是吴孟源,他现在已经是佘山科研院的院士了。

    当然,他在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