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 (第2/3页)

几位重要人物,除了军区的领导之外,然后就是几位同样是他们这个狩天计划的主要研究人员,都分别来自621、622、623、624这四所研究所。

    人员介绍完毕,随后,他们就正式进入正题。

    他们所在的这个基地,是华国在空军科技方面的研究基地,在这里的所有研究项目,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投入到空军的运用上。

    除了材料研究之外,各种军用航空航天技术,也都会在这里得到验证。

    就比如航空研究方面必须有的风洞技术,这里便修建了一座堪称是华国最大的风洞,比之在上京的那座JF-22风洞,完全不相上下。

    当然,这里的技术,也基本上和JF-22那边的技术相差不大。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在JF-22那边进行实验,道理很简单,JF-22是公开的,既能够用于军用研究,也能够用于民用研究。

    而他们这边的这个风洞,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了帮助他们研究轰20,这个最高保密的战略轰炸机。

    “这风洞在性能上和JF-22一般无二,最大风速约为30马赫,而在最低风速上我们比JF-22还要拓宽了下限,达到了2马赫的程度。”

    在程国栋他们的带领下,李牧见到了位于这座基地下的风洞,命名为ST-2风洞。

    李牧点了点头,感慨一声:“真是个大家伙啊。”

    程国栋一笑:“毕竟我们还要用它来实验航天技术,最高的30马赫就是为航天技术的研究所设计的。”

    李牧颔首,随后,他便将目光转移到了风洞口那边的一个大家伙。

    这是一个航空发动机,并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型号。

    反正肯定不是歼二零上面用的WS-15发动机,因为这个明显要大不少——他刚才才坐了一回歼20S,所有数据他都能够用肉眼看出来。

    “这就是WS-22?”

    “是的。”程国栋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这个大家伙。

    WS-22,就是他们专门为轰20所设计的发动机。

    外界一直在讨论20会采用什么发动机,有的猜测说是WS-15,有的说是WS-18,甚至还说WS-20的。

    而显然,他们并不会满意用这些过去的型号,于是,这款WS-22随之诞生。

    “从气动布局上来说,这款WS-22已经是完美匹配轰20了,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之前也给你说过,在长时间的飞行之下,WS-22的涡轮扇叶会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各项性能均有下降,根据估计,恐怕飞那么几趟,扇叶就要支撑不住,然后直接在空中断裂……”

    扇叶在空中断裂……

    光是想想都知道那会是怎样一场灾难。

    尤其是对于军用技术来说。

    军用技术,可以性能不先进,但一定要安全可靠。

    所以AK-47成为了全球泛滥的步枪。

    所以顶尖的芯片制程都已经要3nm了,军工芯片还普遍采用28nm、45nm甚至是90nm以上的制程。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扇叶材料,来取代我们现在的那个扇叶材料。”

    程国栋无奈摊手:“但很显然,这种材料,没那么容易搞出来,要论难度……说实话,如果常温超导体没有研究出来之前,我肯定是觉得常温超导体更难研究,但现在嘛,我现在反倒觉得这种扇叶材料要更难研究了。”

    李牧失笑摇头,随后说道:“我知道了。”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吗?”程国栋当即就期待地问道,当然,周围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这个扇叶材料,就是WS-22发动机的最后一步。

    怎能不让他们期待?

    看着他们的样子,李牧顿时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