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案情分析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案情分析 (第1/3页)

    裴遵庆在,李岱也不好和儿子深谈,两人随即告辞走了,李邺派三百骑兵护卫他们回城。

    大帐内,李邺来回踱步,他也在考虑今天的刺杀事件。

    一百二十支弩箭是同时发射,没有先后,可以并没有发现有梆子、火箭之类的联络信号,马车两侧也没有特殊参照物。

    那么问题来了,两侧树林的伏兵是怎么做到同步发射?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默契配合,这需要千锤百炼的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默契。

    从这一点发现,李邺判断出,对方是一支军队,训练有素的弩军。

    第二个疑点,为什么对方把刺杀地点放在城外?

    如果他们埋伏在城内天街两侧,其实杀伤效果会更好,距离更短,士兵的盔甲就不一定顶得住弩箭了。

    居然对方是专业弩军,李邺相信对方也明白这个道理,肯定也研究过自己的士兵的盔甲。

    他们在城内伏击后,可以装扮成平民躲藏起来。

    但他们没有这样做,那么是因为临时决定伏击自己?

    显然也不可能,自己今天刚到,临时决定也来不及。

    李邺隐隐想到一点,对方没有进城,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是胡人,太引人注目,容易被梅花卫盯住,所以他们才躲在城外。

    如果是胡人,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要么是回纥人,要么是契丹人,或者是高句丽人,日本人可能性不大,他们不用弩。

    想到这,李邺对帐外亲兵道:“去刺杀地看一看,如果彭寺卿还在,请他到我大帐来一趟。”

    彭海盐还在树林内寻找悬索,听说齐王请自己去军营,他立刻带着几名手下赶往军营。

    张云已经在大营门口等他,见几名官员骑马而来,他高声问道:“是大理寺卿彭使君吗?”

    “正是!”

    “殿下在等候,请使君随我来。”

    彭海盐让手下在军营外等候,他翻身下马,跟随张云前往中军大帐。

    来到大帐门口,彭海盐躬身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笑着点点头,“请进!”

    彭海盐走进大帐,见齐王李邺正注视着桌上的地图,等他靠近,顿时吓一跳,竟然是洛阳城的沙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