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

    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 (第2/3页)

    “陛下.”

    “叫表叔!”

    “表叔.“

    “好!世民你生的一表人才,英武不凡,将来一定是一位世间罕有的贤臣良将!朕一定会狠狠地重用伱,丝毫不会比张须陀张将军差!”

    旁边的张须陀这么一听,心中惊讶的同时也生出了无尽的感激,“陛下,末将愿为大隋、为陛下效死!”

    “来!世民、张将军,你们随朕一起赴宴!”

    李世民与张须陀对视一眼后,随即齐齐向杨广躬身行礼道:“谢!陛下!”

    李隆基现在还处在开元十年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天下一片歌舞升平。

    虽然现在没有危机,但看过大唐今后惨状的李隆基和文武百官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危机感。

    李隆基现在还是一个英明果决的皇帝,

    他听从大臣们的建议,第一时间下令抓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还派出边军搜寻安禄山的下落。

    同时,他也在张说的帮助下,开始裁撤边军,改革京师的府兵制,并且还在谋划着如何削减节度使的权力。

    “节度使”这个名字,现在恐怕已经成为了所有唐人的心病。

    “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起兵叛乱时都担任着割据一方的节度使。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节度使那过大的权力,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惨剧。

    节度使的权利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起。

    第一、财政方面。

    唐朝的节度使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屯田,自给自足,满足自己军队的后勤补给,完全不用担心被唐朝中央政府掐住脖子,没饭吃。

    同时,节度使还拿到了食盐资源的管理权,收取盐税,因此那些节度们一个个富得流油。

    第二、军事方面。

    在军事方面,藩镇实行募兵制,只要藩镇的节度使有足够多的银子,就可以无限制的招兵买马。

    而唐朝中央政权却没有办法掌握和控制节度使军队数量,甚至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对藩镇节度使军队的管理权,这些士兵,完全就成为了节度使个人的私兵。

    而且节度使能统一调动、灵活性更强的几个集团军作战,并且拥有“军事专杀”权。

    第三,行政方面。

    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节度使们便拥有了藩镇的行政权。

    藩镇的官员都是由节度使上报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