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文武双全寇老西

    第133章 文武双全寇老西 (第2/3页)

中途辍师。

    旋以瓦桥关为雄州,益津关为霸州,留兵防守,大军则班师回汴。不久,柴荣病死,北伐遂止。】

    “哎呀!这皇帝看起来还挺厉害的,结果就这么死了可惜啊!”刘邦看到有一个皇帝竟然差点收复了燕云十六州,顿时深表惋惜。

    “柴荣好像挺不错。”隋文帝的评价,言简意赅。

    “可惜柴荣把赵匡胤当兄弟,赵匡胤却夺了人家儿子的江山”康熙有些不齿的说道。

    赵匡胤在看到视频里“柴荣”这个名字的时候,脸色也有些不自然。

    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甚至已经到了可以以家人相托付的地步,然后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换来的却是皇位被夺,儿子们要么失踪,要么早逝的悲惨结局。

    【宋太祖时,辽朝正值穆宗耶律景在位,耶律景沉湎于酒色,不理国事,对宋采取保守战略。

    宋朝得以趁机大力发展势力,并迅速平定了南方的割据政权。

    等到辽景宗耶律贤即位,辽的国力一时尚未恢复,因此还能与宋相安,开宝七年(974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辽还互相遣使通好达五年之久。

    不过这个看起来还算友好局面,终因宋太宗亲征北汉,辽兵援助北汉而破裂。】

    【宋太宗时,宋、辽之间在太平兴国四年和雍熙三年(986年)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

    这两次战争,都以宋军遭到惨败而结束。

    从此,北宋朝“守内虚外”的倾向就更加严重,宋朝廷内消极妥协的情绪也因此而日益增长。

    契丹骑兵间岁南下,河北大平原经常遭受侵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是宋真宗。

    契丹骑兵乘着宋主新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俘宋并代都部署康保裔,大掠而还。

    咸平六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副都部署王继忠又被俘降辽。

    这两次巨大的失败,都极大地震惊了北宋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