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承乾为何会造反?

    第142章 李承乾为何会造反? (第2/3页)

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对唐太宗的谏言里最著名的是《谏太宗十思疏》,不过由于篇幅过长,咱们就不念了。

    《谏太宗十思疏》大概得意思就是,魏征以古代帝王为鉴,指出很多君王都曾经像唐太宗那样,虽然成功开国,可是能够坚持做到底的却并不多。

    由此点明了帝王基业“取之易守之难”的道理,诚恳地希望唐太宗能够严格做好自我约束,做好“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等十思,择善而从之,才能君臣相安,大唐繁荣昌盛。】

    “.”

    “啊!好可惜!!”

    “苏上神这是偷懒了吧?其实我们最想听的就是这个啊!”

    【魏徵的存在,对于李世民就是一面反思自己的镜子。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很大一部分,就是李世民与群臣共同治理的结果,想要靠一个人成就盛世伟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李世民这里,魏徵得到了重用,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到贞观十七年时魏徵去世,唐太宗追赠魏征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当魏徵死的时候,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李世民还为此废朝五日,亲自率领百官出城送别,并为魏征书写碑文,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陛下!老臣对您多有苛责,您还如此爱惜老臣臣这一生,无悔了!”魏征感动得已经涕泗横流了。

    【不过,在魏征仅仅死了半年之后,李世民却又亲手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嘎?!”刚刚还哭得老泪纵横的魏征,顿时呆若木鸡。

    “咳咳咳!!”就连万朝交流空间里李世民,都差点咬了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