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

    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 (第2/3页)

见到房玄龄后,二人一见,相谈甚欢,很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虽然李世民只给了房玄龄一个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的官职,但是房玄龄却毫无怨言,将这份工作做得兢兢业业。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房玄龄便常常跟随着秦王出征,为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

    【其他军阀势力但凡每攻灭一方,军营当中的人都抢着先去搜求财货,唯独只有房玄龄首先想到收拢人才。

    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房玄龄看到降将张亮时说出了“倜傥有智谋”的评价,当即将张亮推荐给李世民。

    而李世民对房玄龄的眼光也非常的信任,当即便任命张亮为秦王府车骑将军。

    此外还有像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以及有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人,都是经房玄龄发现并举荐的。

    在房玄龄推荐的这些人当中,最出名的莫如杜如晦。

    有段时间杜如晦要被调出亲王府,房玄龄立即向李世民说道:“王府中的英俊之士被调出了不少,别人我都不觉得可惜。唯独杜如晦不同,您若要经营四方,取得天下,非此人不可”。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杜如晦在判断大事上很有见地,房玄龄和他配合得极为默契,两人也留下“房谋杜断”的典故,成为了当时、后世官场上流传不绝的一段佳话。】

    刘邦由衷的赞叹了一声:“一心一意为了主公,这简直就是人臣的典范啊!”

    “房谋杜断,太宗的左膀右臂,自然非同凡响!”李隆基与有荣焉的说道。

    “唉我大明难道就只有一位张居正吗?”朱元璋有些不甘心,他也不由得再次审视历史上自己的那些所作所为,是否打过打击那些官员的积极性了?

    “确实令人羡慕。”杨广说到这儿,忍不住咧嘴一笑,道:“不过现在这两人都将是朕的人了!”

    【玄武门之变来到前,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已经矛盾重重。

    为了稳固太子之位,李建成先是像李渊打小报告,将房玄龄、杜如晦清出了李世民的亲王府。

    没有了房、杜二人的相助,李世民多次陷入了危及生命的危机。

    多次遇险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秘密地接回房、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