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

    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 (第2/3页)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而谢道韫的回答却是:“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说的是周宣王时期的贤臣尹吉甫的一首诗,咏赞仲山甫帮周宣王成就了中兴之治。

    可见,谢道韫打小就有一股男儿般的傲骨和气概,非同凡响。】

    【魏晋时期,王谢两家,都是世家大族,甚至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婚嫁都会在两族之内进行。

    王谢两族在晋朝灭亡之后都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期,王谢两大家族才没落,所以才有了刘禹锡那首《题乌衣巷》中的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谢道韫他们小的时候也会常常聚在一起,谈玄辩理。

    女孩子们会在水边斗草为乐,谢道韫的三嫂是琅琊王氏。

    那日,嫂嫂和娘家姐妹一起在水边斗草闲谈,还是小孩子的谢道韫也跑了过来。

    有几个小孩子调皮的玩起了她的小辫子,其中一个还盯着小道韫说了句:“谢家妹妹,真好看。”

    长辈们见此,便笑着打趣道,“以后将这个妹妹嫁给你可好?”

    一语成谶!

    多年以后,谢道韫才知道当年的那个小孩叫王凝之,而她长大后嫁的人,也正是这个王凝之!】

    【谢道韫长大以后,嫁给了王凝之。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所以王羲之也就成为了谢道韫的公公。

    世家大族,门当户对,好像是天作之合。

    只是,看似合情合理的事情,抽丝剥茧开来再看的时候,却总是一把辛酸泪。

    王凝之不仅才情不及谢道韫,而且他痴迷于当时的五斗米教,平日里只会焚香祷告,也没什么兴致和妻子谈诗写词,更不会有什么恩爱相伴,对于骨子里有林下之风的谢道韫而言,和这样的男子整日生活在一起,未尝不是一种煎熬。】

    【婚后的谢道韫总是闷闷不乐。

    叔父问其缘由,谢道韫便举出家中一门,叔伯父兄个个都是才学出众,栋梁之才。

    却从未料到会有王凝之这样的人,而这人却偏偏是自己要朝夕相对到老的人,其中多少悔恨,多少无耐。

    然东晋虽然民风开放,但终究是封建社会。

    高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