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郭子仪的疲敌战术

    第234章 郭子仪的疲敌战术 (第2/3页)

众难敌虎狼之师,洛阳很快陷落,李隆基在盛怒之下,处斩了封、高二将,导致当时的形势变得更加严重。

    得益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神助攻”,唐军各处都在吃败仗,士兵四散溃逃。最终就连李隆基本人也不得不逃亡蜀中,整个大唐一片衰败,风雨飘摇,露出了大厦将倾的颓势!】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不正是我等心怀汉室之人,最想做到的事情吗?”诸葛亮不无伤感的说道,“可惜,郭子仪他做到了,而我却失败了我诸葛亮比不上郭子仪。”

    “汉朝有诸葛亮,唐朝有郭子仪只是,汉朝还有曹操,还有孙权,更还有一个可怕的司马懿!”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帝无能天下遭殃!”

    【就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局面下,唐玄宗李隆基以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军太守,充朔方节度使,诏命率本部军马东讨安史叛军。

    唐朝的国运几乎系郭子仪一身之上了!】

    【郭子仪接到诏书后,立即亲赴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征。

    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四月,郭子仪率领朔方军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作战。

    朔方军初战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两千人,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

    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两千骑兵攻击马邑,大获全胜。

    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也让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捷报传到京城长安后,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

    【朝廷命郭子仪回到朔方,补充兵员,从正面战场出击叛军,以图收复洛阳。

    但郭子仪却认为,必须先夺取河北各郡,切断洛阳与安禄山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绝其后方供给线,才能有效地打击叛军前线的有生力量。

    他的这一战略计划,无疑是正确的。】

    【经郭子仪的推荐,朝廷任命李光弼(他是一个契丹人)为河东节度使。

    郭子仪分了一万军队给李光弼,送他出征。

    李光弼由太原出井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