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料敌先机

    第266章 料敌先机 (第2/3页)

   反观此时的唐军,在经过对王世充几个月的征讨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唐军倾斜。

    鉴于此,李靖便想借此机会,趁萧氏内乱,对其发动致命一击。】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李靖为李渊献上了“平萧铣十策”,给李渊分析清楚了敌我双方的形势。

    李渊看后大喜,次月便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他的副手。

    虽然李靖名义上是副手,实际上李渊却把军权交给了李靖,而且叮嘱李孝恭在军事方面一定要听从李靖的建议。

    不过指挥大权虽然在李靖手上,但他头顶毕竟还有人压着,显然李渊还是防着李靖的。

    不过没关系,你防你的,我打我的就行.】

    【李靖选择在夔州训练军队,因为夔州隔着三峡,敌军不易发现。

    巴蜀之地刚收复不久,李靖怕这儿人心不稳,为了无后顾之忧率军东进,李靖把各部族酋长子弟放在身边,根据能力大小授以官职,表面上看是对他们的起用和提拔,实际上则为人质。】

    【同年九月,也就是李唐平定王世充两个月后,李靖兵分四路,水路和陆路结合,向梁国都城江陵进发。

    三峡到了秋季,江水会暴涨,这对于唐军来说行军风险极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铣认为唐军不可能在水势汹涌之时进攻,而且他们刚刚打完虎牢关之战,说不定这会儿需要休兵养息,所以萧铣就没有备战。

    同时,萧铣的军队并没有集中在江陵,而是在三个方向镇守:一支驻扎在南方,一支驻扎在长江下游,主要防守军阀杜伏威,另外一支驻扎在江陵以西的清江,主要防守唐军东进。】

    【唐军一路东进来到三峡,不敢再贸然前进,都想着等到洪水退去后再进军。

    但李靖有胆有识,他说道:“我们为了今天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做足了准备。

    现在,敌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行动意图,所以我们更应该趁着敌军没有防备时,打他个措手不及,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唐军在李靖的鼓舞和率领下沿着三峡东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