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河湟与西域

    第636章 河湟与西域 (第1/3页)

    灭亡DTZ之后,大唐朝廷上下,将目光再次转向了国内民生,关注百姓,给予百姓休养生息。

    灭亡DTZ之后,唐朝的声威如日中天,但是国家的底蕴并没有提升太多。国家的底蕴是什么?人口、耕种土地面积,其他的还有各种匠人、技艺等。

    有了人口,才会有足够的兵员,才会从中诞生出来足够多的人才,有了耕地人才能耕种,朝廷才有税赋,这些才是一个封建国家的底蕴。

    有了精湛的匠人才能够提供大量优质武器,农具,提升士兵战力和农业水平。

    时光然然,宛若流水。

    大唐暂时终止了战争,开始休养生息。

    王玄冀坐镇河西河湟,开始大力发展农牧业,河西之地河湟之地,是中原王朝少有的可以耕种,可以放牧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西连西域,北控朔方,南遏高原,东俯关陇。

    地位非常重要,只要是以长安关中为根基的王朝,就必须重视这里。

    一旦这里失陷,敌人就能够居高临下,进入陇右,威胁关中。

    王玄景借助旱灾,将关中百姓移民河湟之地,经过几年经营之后,这些关中灾民已经成功在这里扎根。

    与此同时,伴随着关中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原本很多生活在这里的杂胡或是被驱逐、杀死,或者臣服。

    因为河湟之地水源充足,王玄冀带人勘探地貌,然后修建了大量引水渠道,用以灌溉农田。

    河西河湟若是全力开发出来,养活数百万人不是问题,现在河湟河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百万,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胡人。

    想要牢牢掌控河西河湟之地,至少也要在这里拥有两三百万唐人。

    因为人口不足,王玄冀开始在这里大量使用牲畜,因为这里有足够的草场,有军马场,战马牛羊牲畜不缺。

    王玄冀在这里大力推广牛耕和马耕,就是为了节约人力。

    同时各地灌溉系统也修建了大量水车,甚至有些区域不能修建水车,他也命人修建了牲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