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省城之行

    157 省城之行 (第2/3页)

难打开了。

    张和平认真起来,短短五页的PPT,他翻来覆去看了整整二十分钟。

    上面是高远对梧桐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构想,包括依托梧桐县出产的苹果和茶叶为特色,打造一个绿色纯天然果蔬生产经销品牌,依托中药材种植项目,形成县域经济向上发展的核心动力工程等等。

    这份PPT做的简单,内容却很详实。

    张和平琢磨着,如果能够按照高远的构想实现这些目标的话,梧桐县距离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也就不远了。

    深深看了高远一眼,张和平腾地起身,抱起笔记本走回到办公桌后面,拿起话筒播出一个号码,接通后略有点急切地说道:“沈主任你好,我是农业厅的张和平啊,柳省长这会儿有时间吗?我要向领导汇报点工作,对,挺着急的,好,麻烦你了。”

    等待了片刻,话筒中传来柳齐严肃的声音:“和平同志吗?找我有事儿?”

    张和平忙说道:“柳省长您好,是这样的,梧桐县的高远同志现在我办公室里,他给我送来了一个打造特色农产品的报告,我看过之后觉得可行性非常高,如果高远同志的构想能够得到实现,那么对我省农业的工作而言,我认为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所以就赶紧给您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这个事情。”

    虽说柳齐不是分管农业口的副省长,但一省之常务副,是有过问权的。

    再者说张和平很清楚,柳齐和西康省那位相交莫逆,对高远待之以子侄,这件事情跟柳副省长汇报,想必他也是愿意伸手帮一把的。

    果不其然,听了张和平的话后,柳齐开怀大笑,“高远那个小子在你那儿呢,我猜,他不是去给你送什么报告的,是去找你要钱的吧?”

    张和平也笑了,看高远一眼后说道:“还是省长看得透彻,没错儿,这小子找我打秋风来了。不过他送过来的这份报告也极具价值,我在想,如果下面各区县都能像梧桐县一样,找出自身的优势,并且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核心,由此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对拉动我省经济整体的增长也是有巨大提升作用的。”

    “嗯,和平同志,你这个想法是很实际的,听你这么一说,我对高远这份报告也产生兴趣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份报告啊,把你这个省农业厅的一把.手都给激动成这样?”柳齐笑着问道。

    张和平说道:“要不,我让人打印出来,给您送一份过去?”

    柳齐爽快地说道:“行啊,打印出来给我送一份过来吧,假如真像你说的那样,这份报告极具价值,我们不妨胆子再大一点,把梧桐县当个试点实践一下嘛。”

    张和平呵呵笑道:“那省长,高远那小子跟我要钱,您看,我是批给他呀,还是不批给他?若是批,批多少合适?”

    “好你个张和平,把皮球踢到我这里来了是吧?你们农业厅的扶农助农专项资金如何使用,你自己决定,我也很忙的,不要什么工作都来请示领导。”说完,柳齐一点都没给张和平反应过来的机会,直接把电话挂断了。

    拿着话柄,张和平苦笑不已,心里腹诽了一句老滑头,起身抱着笔记本走过来,坐下后把笔记本往李璐瑶面前一推,说道:“李主任,你跑一趟吧,把这份文件打印几份出来,再抓紧时间去一趟省政府,给柳省长的秘书小沈送一份,柳省长等着看。”

    把笔记本接过来,李璐瑶笑着起身说道:“好,我马上去办。”

    说完后向高远、王政点点头,告辞离开了。

    高远问张和平道:“老领导,我们县那笔钱,您看……”

    张和平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小子啊,自打去了梧桐县任职,就一股脑钻钱眼儿里了。我也不瞒你,省厅这笔针对农业项目的专项扶持款农业部拨得也不多,才一个亿,各地方上盯着这笔钱的人却不少。

    僧多粥少我也很为难啊,但是你小子开口了,项目规划做的也不错,那就拨给你一千万吧。”

    高远苦着脸说道:“才一千万啊,是不是少了点儿?”

    “多少是多啊?”张和平板着脸问道。

    高远嘿嘿笑道:“得,一千万就一千万吧,我也不要自行车了。”

    张和平哈哈大笑,“你小子还挺会活学活用!”

    这个梗去年春晚刚被赵本山、范伟带火的。

    高远臭不要脸的说道:“与时俱进嘛。对了老领导,那个啥,我张越哥那边能榨出几两油水来,您知道吗?”

    张和平惊诧的张大了嘴巴,“团省委是个出了名的穷衙门,你就别惦记张越书记手里那仨瓜俩枣了成吗?”

    干笑一声,高远说道:“这不都是穷闹的么,县里各方面都缺钱,逼得我们这些县领导不得不拍卖配车来还债,要不然我也不会把主意打到张越哥那里去。”

    张和平在担任江陵市委书记一年半的时间里,曾经去梧桐县视察过两次,他对梧桐县的情况是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