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第2/3页)

间统计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实际还不到。“

    ”发泡吧!你~“发泡是武汉方言,指人吹牛。“什么叫实际不到?统计出多少就多少嘛。“

    “多少人用假身份证你知道吗?”孙雷插一嘴。

    “你们不查怪谁?”

    “你能查得完吗?我派你去火车站查,你一天能查几个?“

    ”这只是你们公司的现象吧?能代表全部吗?“政委嘴里有些茶叶末子,他弯腰抽了张餐巾纸。

    楚离没有理会两人拌嘴,看着政委说:“确实只是我们公司的情况,这取决于资方的工作性质。重工机械产品企业,或者需要力量的工种,比如仓库那种需要搬运的,再比如有些叉车工,保安,打包车间,那种需要男性的多,但是东莞绝大部分可以说都是加工型企业,都是劳动力密集性的手工作业居多,要求精细,耐心,视力好,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女多男少。他们都认为男的一多就难以管理,纪律,安保压力会变大,不稳定因素多了用人单位就偏向考虑女工了。最重要的,女工的工资要求也比男工人低,养家糊口的压力大部分还是在男人身上,难免一个男工人要的工资都会比女工高上一点。“

    董锐还是对年龄比较感兴趣,“如果平均年龄都那么小,她们的生活状态怎么样呢?”

    “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厂服套着自己的衣服,她们想想反正都穿成一样了,连穿衣打扮也都省了。吃的都是食堂,我们工业园很大,食堂有很多个消费等级,三元,五元,十元,都有。三元基本上就是一个花荤(一小荤)两个素菜,五元就两个花荤,十元一个大荤,两小荤,一素。我们男的吃饭多,很多人就冲着五元十元的去了,她们都是买三元的,十分节俭。有些工程师会故意跟她们套近乎聊天,其实也是趁机把菜端去跟大家分享。平时也不吃零食,在宿舍里我不知道,她们在生产线上做事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吃东西的,我们有时买些巧克力给她们犒劳一下,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了。住的集体宿舍,6~8人一间,有些厂的宿舍住人更多。床是那种上下铺咱学校一样,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工作时间长,基本上十二小时是十分正常的,很多人为了多拿些加班费,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我问过她们为什么不好好休息更好的工作?她们说休息了就肯定得花钱,购物买衣服逛街交通费等等,还不如安安静静的在这里上班,反正也有姐妹们聊天。出门从不打车,永远是坐公交车,带雪花符号(有空调)的都不坐,逢年过节,要回家都是坐绿皮火车,现在有很多地方又是和谐号动车,又是特快,可我见她们都不舍得买。有些人图便宜会坐客车,对于身在外地的单身女孩,这是非常不安全,不方便的。你们电视里应该看见,广州有几万人骑摩托车回乡,这可一点不夸张。“

    “这个可以理解。”董锐虽然出身富裕,现在多年的基层锻炼,已经知道民间疾苦了。

    政委插进来说:“我在报纸上看见一个新闻,说一名记者,去深山里采访一位单亲妈妈,住在昏暗潮湿的小土屋里,没有电灯,透过破破的窗户带来一丝光亮,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孩坐在有些起潮的湿棉被上,手里捧了一个大碗,碗里是一碗泡面。记者好心的说‘不能总给孩子吃这个’,妈妈却说‘不总吃,今天是孩子生日,她想吃很久了’。你们都是跑基层的,不去了解,你真的很难相信,你以为的垃圾食品,会是这小孩心里惦记了很久,直到生日才能吃上的美食。”

    楚离点点头,“咱们过腻了的日常,可能有些人拼命努力,也触不可及的未来。”看了一眼董锐,才把话题回到他感兴趣的年龄。

    “整体平均年龄这个问题要摊开来说就复杂了,虽然南下打工看起来不是什么十分有前景,有奔头的营生。但谁不是心怀梦想?毕竟有些人在车间里升职了,做组长,主管,经理,极少数聪明勤奋的的确能做到,还有些嫁给了工程师,毕竟受过良好教育,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过了几年也就生活安逸,再有些见识了社会,自己也找到了商机,等等这些先例都给她们指引了道路,让她们看见了希望。可现实就比较残酷了,来东莞的十个人里,九个半也只能带着一年的薪水回家,明年又仅仅是重复另一年,这样三五年下来,很多人当初的劲头被磨平了,厌倦了,看不到希望又会进入另一个领域。所以十七十八岁来,二十二,二十三就回去了。然后另外一批新人又来了,又走了。就这样。”

    董锐点点头,若有所思。”那你的意思是说,整个东莞阴盛阳衰了?“

    ”那倒也不。很多女工都是很早结婚的。在偏远的贫困地方,就拿咱湖北来说,很多姑娘十九二十就结婚了。那她如果要出去打工,丈夫肯定不放心啊,所以有一部分是随妻南下的。这些男青年找到工作的倒是安分,可我刚才也说了,人事都是偏爱女工,那么就有一部分人会变成无业游民,或者说待业状态。“

    ”楚离说的对,流动性极大,今天他在广州,明天就去找老乡到了东莞,后天去惠州,大后天来佛山,治安不稳定因素就出来了。我们处理的很多都是这种身份背景的。他们一个个按照籍贯居住在一起,慢慢的拉帮结派,湖南帮,四川帮,东北,河南,云贵,江西,几句听口音就能分出来。老婆有工资,几个愿意养着个大男人?这些人逼的急了,寻不着工作手头没几个郎当,慢慢的就走歪路。抢劫比较多,现在一个手机也几千,一个耳环几百,一个项链一两千,一个女包抢下来好歹能弄个四五百,运气好碰上工资日,两三千就到手了,所以飞车抢,公交抢,入室抢,应有尽有。说实话,不是我们无能,实在是警力不够。最多的就是飞车抢,很多人报警都是捂着耳朵来,还有些被拖在地上裤子都磨破了,狼狈不堪,我们也没多大办法,监控装的不够多,发展太快,很多地方都来不及布控,人就涌进来了。“

    楚离点点头,接过孙雷的话茬,“我们公司有个女孩,是个工程师,人长得小巧,因为有男朋友了,所以在外面租房子住,由于上班时间比较早,每天七点左右要走挺长一段路上班,中间有一段路……不说偏僻吧,人确实不多,但好歹也是街道。有天早上被人从后面用手肘锁住咽喉,然后另外一个人把她的手机和包抢了去,她哭了一路到办公室。而最奇葩的是,第二天同一条路,同一个路口,又被两男的截下来,一个男的坐在摩托车上,另外一个拿着把管制刀具,让她把刚刚新买的手机交了去。人是哭的不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