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巾帼不让须眉

    第五章 巾帼不让须眉 (第1/3页)

    大明天启1620年10月24日,秦良玉带着酉阳土司冉跃龙二夫人白再香,侄儿秦翼明,儿子马祥麟以及4000白杆兵,2000酉阳兵从四川千里迢迢到了通州兵营。

    在这里,她见到了在此处幕兵练兵的徐光启。

    还有皇帝内侍方正化。

    1619年10月,万历皇帝同意了徐光启的通州练兵申请。

    结果各地送来的兵员却都是老弱残兵,1620年,兵部工部户部只知道争权夺利,根本没有在钱粮上,兵器上给予支持。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4000新兵,也面临了没有兵饷的局面,还是他的同门给他支持了3000多两银子勉强应对,为此,他曾三次提出来辞职。

    在历史上,7月秦邦屏秦民屏已先期带3000白杆兵到了通州,去找兵部要军饷的时候,兵部的职员居然骗他们说,白杆兵的钱粮都在通州徐光启那里。

    结果出现了川浙兵因为兵饷不同,区别对待,互相对打,好像还闹出人命。

    那时浙兵属正规军,饷银高,火器足,川兵是山地民兵,级别上就矮一级。

    他们双方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是被兵部给坑了。

    想当年,戚家军最后一支精锐,也在自己的教场上被自己上级直接害死了,那时张居正戚继光已逝,没有靠山。

    理由是,想叛乱!

    呵呵呵!戚继光的军队要叛乱?这是骗三岁小孩的吗?

    1620年9月,那段时间是大明朝廷最混乱时候,连续两个皇帝死去,天启即位不久,整个朝堂基本没有人干正事。

    历史上就这段时间,文臣逼迫不懂辽东情况的才16岁朱由校将熊廷弼撤职,由纯文官搞水利的袁应泰负责沈阳辽阳战事。

    结果是大家都知道了,他容纳的蒙古流民,打开了沈阳城门,两座大城从此丢失,他自己也无奈自杀,但这又有什么意义?

    从此以后,从锦州以东,不再是大明朝的国土。

    这战后来,又有文人让朱由校背锅,理由是撤换熊廷弼命令最终是天启盖印了的。

    拜托啦,当时天启才16岁,登基都没有30天,天下的事情,两眼一抹黑,大事都由内阁作主,怎能怪他呢?

    上次萨尔浒之战也是兵部与内阁摧促文臣杨镐,没错就是他,朝鲜战场将败战包装成胜战,然后呢升职总领辽东军事,他的靠山是方从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