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在下,林黄芪

    28、在下,林黄芪 (第2/3页)

    中医从内经确立心法伊始,到祖师爷仲景发扬光大,十二经辨证包罗万象,经方底蕴深厚绵延,变方加减排列组合,总有一款适合你。

    到后来演变分支,持续到明清时代温病派分家,中医彻底如同无数的支流分向不同的专注领域。

    伤寒、温病只好能治病,何必要互相倾轧。

    从庚子赔款开始,漂亮国拿着中国人的银子投资中国市场,办西学、开医院,一大批人才远赴重洋,回国之后义无反顾对祖国医学展开围剿屠杀。

    这又是何必。

    现在西医学领域病症越分越细,专注微观世界,过段时间总会出来千奇百怪的病名。

    总是把病变聚焦到某个器官某个组织,殊不知人体阴阳五行交相呼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头痛治头脚痛医脚,本末倒置!

    但林羡不想卷入中西医的争斗,谁能看好病谁说的算,病患愿意用什么就用什么。

    但中西医结合这种串儿,吃了西药吃中药的行为,林羡会觉得不太舒服。

    常听人说哪个医生治疗哪方面厉害得很,有的人有效果有的人无效,这话听起来就可笑。

    试问同一个医生出的方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因为医生本人走进了思想误区,总想着一方治千人,可每个人的体质又不同。

    林羡不愿意去医院还有个问题就是规矩太多,上有药典下有制度,还是小诊所里自在,老子说的算!

    祖师爷在伤寒和金匮里写得明明白白,临床医学的剂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大剂量却历来被医家视如猛虎,可悲可叹!

    民国胡适的肾炎,西医久治不愈,直接让准备后事。向来反中医的家伙还是心里产生动摇,请来了大师陆仲安医治。

    陆用了300g黄芪,180g的党参,服药后立愈,可真是结结实实打了脸。

    果然面前的老人拿着两张处方,递过来摇头说:“二附院崔大夫开的单子,吃了一周了咋会不见好转,医生你瞅瞅是咋回事。”

    林羡看了看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据老人陈述曾得过中风,如今留下后遗症,时不时半边身子麻,脉滑舌下有淤血。老人体弱气血不足且不畅所致。

    林羡心里腹诽,就说崔先平水平不行。

    拿起笔在补阳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