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能够让日寇不舒服的,就是正确的

    454,能够让日寇不舒服的,就是正确的 (第2/3页)

   同时递给她一个小布口袋。里面是一百发7.92毫米子弹。

    她用的是马四环步枪。用的也是毛瑟步枪弹。

    不要用子弹不足做借口。我已经给你子弹了。

    你如果还是磨磨蹭蹭的不开火,或者是故意将子弹打偏的话,对不起……你就是日谍!

    乌兰:……

    可恶!

    这个家伙在考验自己!

    他肯定是对自己产生怀疑了!现在强迫自己杀日本人证明自己。

    后悔……

    刚才怎么就露馅了呢?

    不对!

    是这个家伙的眼睛怎么那么尖呢?

    那么多人开枪,就注意到她一个?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否则,死的就是她。

    她还不想死。

    那死的只能是其他日本人了。

    反正她是特高课的人。

    为了执行任务,杀几个日本人也算不得什么。

    “啪!”

    果断开枪。

    两百米外,一个日寇骑兵倒下。

    张楚眼神一挑。

    不错!

    打中了。

    一枪致命。

    “继续!”

    他冷冷的吆喝。

    乌兰无奈咬牙。

    她已经被架在火上烤。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啪!”

    再次开火。

    又打死一个日寇骑兵。

    “啪勾!”

    “啪勾!”

    同时,其他日寇骑兵也是纷纷开火。

    乌兰急忙趴在马背上。

    啾啾啾!

    啾啾啾!

    子弹从身边掠过。

    随即,那些日寇骑兵呐喊一声,就奋勇的冲上来。

    “嘭!”

    “嘭!”

    张楚开枪。

    一口气将八发子弹全部打光。

    八个日寇骑兵倒下。

    同时,他递给乌兰一把SVT-40半自动步枪。

    “用这个!”

    他神情肃穆。

    乌兰不敢有丝毫迟疑。急忙接过枪。然后开火。

    她知道这种枪怎么用。因为之前已经看过。不需要拉枪栓的。只需要不断的扣动扳机。

    “啪!”

    “啪!”

    连续扣动扳机。

    打死一个……

    又打死一个……

    电光石火当中,她居然连续击毙九个日寇骑兵。

    “嘭!”

    “嘭!”

    残存的日寇骑兵也被张楚打死。

    当枪声停止的时候,总共二十五个日寇骑兵,一个都没有留下。

    “我……”

    乌兰手足冰凉。

    她感觉自己脑海一片空白。

    该死!

    自己杀了那么多日本人。

    一口气就杀了十多个!这还得了?如果让特高课知道……

    虽然是允许你必要的时候,可以击杀日本人保护自己。但是,也没有叫你一次就击杀那么多啊!

    一波战斗就杀了十几个……

    “不错!”

    “不错!”

    张楚毫不吝啬的赞扬。

    这个女间谍的枪法确实不赖。用来杀日本人真过瘾。

    留着还有用。

    这次杀了十几个,下次再杀十几个。

    慢慢的,杀他一百几十个。也算是有功之人了。到时候,或许可以留她一个全尸……

    “我……”

    “我……”

    乌兰欲言又止。

    好不容易才努力让情绪平复下来。

    没办法了。

    杀都杀了。

    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反正所有人都死了。这就叫死无对证。

    特高课不可能知道的……

    对!

    不可能知道的。

    她已经将所有的日本人都杀了。还有谁知道?

    神仙都不可能知道。

    张楚会说吗?

    当然不会!

    只要张楚不说,她就没事……

    迷迷糊糊,恍恍惚惚……

    忽然间感觉手里一空,却是张楚将SVT-40半自动步枪拿走了。

    美女间谍的任务完成了,枪收回。

    乌兰:……

    沮丧。

    气愤。

    当我是工具吗?

    枪用完,马上收回?要不要这么绝情……

    哼!

    暗暗的咬牙。

    发誓!

    一定要这个张楚的好看!

    她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将张楚在塞外的消息传出去。然后日军集中主力,将其围追堵截,最终消灭。

    否则,以这个家伙召唤空投的特殊本事,迟早会一发不可收拾。

    这次是损失一个骑兵大队,下次……

    不敢多想。

    当即收拾行装。向沽源县进发。

    因为战马的数量太多,一个人可以分配到三匹。一匹用来骑人。两匹用来驮行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