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昭昭天命

    第六十九章 昭昭天命 (第2/3页)

    很快他们搞清楚了那些英式装备的来源,但哪怕华盛顿方面对此也一筹莫展。

    因为每当自家驻伦敦大使找英国人抗议的时候,得到答复通通都是,“枪是我们英国造的,但是走私犯却是你们美国人,就像你们偷偷侵占加拿大殖民领的俄勒冈地区,被狗咬了一口之后却来找主人抗议一样。”

    这么硬气的回复自然不会出自罗伯特·皮尔,因为他比较倾向和平解决俄勒冈问题的。但此时由于历史发生了变化,本应下野在欧洲大陆四处闲逛的帕麦斯顿,由于其灵活的道德底线在托利党中混到了一个职位。

    而此时负责解决美加问题的人正是这位,他身上虽有很多缺点,但不可否认其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才能。

    英美双方人数在俄勒冈地区对比,让英国直接动用武力手段驱逐变成了不可能。而且此处临近太平洋,想尽快从本土调兵或者运送物资也并不现实。

    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该地的印第安人。将他们武装起来花不了多少钱,不过作用却非同一般,尤其是对于打击美国平民的热情,至少帕麦斯顿自己这样认为。

    他觉得可以让那些北美土著人四面出击,搅得当地的美利坚移民不得安宁。

    这样后者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离开,要么寻求庇护。而英属北美加拿大最缺的就是人,当然十分愿意接收这群“难民”。

    然而帕麦斯顿错了,他还是低估了美国人的“野蛮”程度。卡尤塞战争(印第安人的袭击)非但没有吓倒美国移民,反而使其变得空前团结。

    没错,卡尤塞战争的结果是后者在俄勒冈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民兵组织,这让帕麦斯顿更头疼了。

    最根本原因还是英国自身在那片土地的力量太过弱小,但轻易就此放弃也并非他的秉性,否则就辜负了十九世纪最大的搅屎棍的“美称”了。

    帕麦斯顿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一群对美利坚不满和想要在北美大陆上开创一番不朽功业的人们。

    其中有一位叫科拉·蒙巴迪的农场主,他的手下拥有一百五十名牛仔,而且还枪杀过联邦政府任命的治安官。

    但当地人却视其为英雄,因为正是由于蒙巴迪的存在才让该地的白人居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