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糖衣炮弹的可怕

    第十七章 糖衣炮弹的可怕 (第2/3页)

失去的重新拿回来。

    实际上弗兰茨早就派人去玻利维亚收集金鸡纳树的种子,并且在真腊和加里曼丹岛上广泛种植。

    历史上便是奎宁帮非洲殖民者战胜了“白人坟墓”的传说。

    (非洲内陆曾经被称为白人坟墓。)

    虽然奎宁早在十七世纪便被引进了欧洲,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人还没实现奎宁自由。

    直到1860年英国人将金鸡纳树引入印度,十年之后欧洲人终于可以稳定地获得这种对抗疟疾的药物。

    正是因为有这个前提欧洲人才能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启殖民瓜分的浪潮。

    不过这一次弗兰茨早在1836年就在东南亚温热潮湿的雨林中开始了金鸡纳树的种植实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摆脱对于巴西等国奎宁的依赖了。

    此时巴西的奎宁一公斤要将近一百英镑,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而且就和橡胶一样,经常断货。

    奥地利帝国没有橡胶大不了停产、减产、改革技术,但是没有奎宁会死人的。

    虽然也能用青蒿鳖甲汤代替,但是弗兰茨不准备将备用方案过早投入使用,毕竟疟疾的抗药性是关乎全人类的大事儿。

    书归正传,弗兰茨手上还真有能去和提尔教团交涉的人,那就是一直被奥地利帝国养在的黎波里的卡拉曼利家族。

    在近东危机结束之后卡拉曼利家族在弗里德里希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的黎波里,而帮他们起家的便是那些奥地利从埃及解救的工匠。

    这群人对奥地利帝国有着非常高的忠诚度,而且卡拉曼利家族之所以能在的黎波里站稳脚跟便是因为有奥地利的庇护,所以英国和奥斯曼帝国才会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当弗兰茨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卡拉曼利家族的首领便立刻答应下来了。

    交涉的过程十分顺利,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提尔教团实际上非常穷,他们什么都缺,武器、衣服、粮食、盐、糖、工具都可以用来交易,而他们只有人力、兽皮和象牙。

    提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