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庇护九世

    第八十二章 庇护九世 (第2/3页)

那就是在俄勒冈问题上向美国人让步,后者也因此获得了太平洋的出海口。

    但为什么在奥地利帝国占据加利福尼亚地区,法国占据德克萨斯以及周边广大地区的时候,英国人会选择让步呢?

    因为爱尔兰岛上神秘的“土豆疫情”再次出现吗?因为入侵巴西南部的战争陷入僵局吗?因为与清国的交易并未获得满意答卷吗?因为伦敦的霍乱吗?

    都不是,是因为印度乱了。

    此时的南亚次大陆真可谓是群雄并起,百花齐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英国人、锡克人、阿富汗人、尼泊尔人、各地土邦、各种宗教、鸦片贩子、走私商人全都揭竿而起。

    亨利·哈丁爵士已经绝望了,外敌入侵就算了,还有茫茫多的起义军,如果不是有印度洋舰队在,此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不过即便如此,战争的烈度和破坏力也远超其之前的想象。阿克巴汗的人虽然装备落后,但是勇敢善战,并且由于曾经屠杀过数万“英军”所以在心理上有一定优势。

    锡克帝国虽然没落,兵无战心,将无战意,但是装备精良,且占据了优势地形。

    但亨利·哈丁爵士想要快速结束动乱就必须速胜,而无论是强攻锡克帝国的城镇,还是去山里和阿富汗人打游击都不是能快速结束的事情。

    之前想要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完全落空,而更可怕的是如果阿富汗人和锡克人真的联起手来,那将会是一个1+1大于2的超级大麻烦。

    除此之外满地的叛军也是亨利·哈丁爵士始料未及的,他已经不知道向国内写了多少封求援信。

    南洋地区的兵力也不富余,只能支援一千五百人。远东地区则要防备清国,最多只能派五百人来支援。

    此时亨利·哈丁爵士最大的指望是开普殖民地的五千名士兵和西非舰队的二十艘船。

    尼泊尔人的参战也在英国人意料之外,毕竟之前英国已经多次战胜尼泊尔并且割走了大量土地,其已经是英国人手中的一个傀儡国了。

    但实际上此时尼泊尔内部发生政变,受英国支持的宰相被王室刺杀。这本来是一场内部的权力斗争,然而宰相一派的势力颇大,王室为了稳定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