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法兰西的痛

    第3章 法兰西的痛 (第3/3页)

的差距,他们的失败仅仅是时间问题。

    法兰西版的《宅地法》和有意识的减丁政策也在不断消磨着当地人的勇气和力量。

    不过此时踏上一片到处都充满敌意的土地可不算是明智之举,而且本该用来吸引移民的土地此时大多已落入官员们的口袋。

    换个地方当雇农,还要承担风险,甚至路费也要自己出,这自然很难吸引法国人。

    过去曾被政治家们亲切地称为“新法兰西”的模范殖民地——德克萨斯,此时同样是水深火热。

    由于基佐的税收政策加上其手下官员的高效率,直接导致税赋增加了将近三倍。

    很多大农场主甚至会故意将自己的土地拆成几份,从而逃避累加的税赋。

    累加税制让大农场主苦不堪言,照理说这种税制应该是照顾穷人和小农场主的。

    但实际上后者同样痛不欲生,因为税种大量增加,而部分税种收取的是固定额度,甚至是按人头收取。

    同时由于中场截胡美墨战争,获得了大量未开发的土地,这本来是天大的便宜。

    然而现实给了法国人重重一击,这些新领地大大增加殖民地边境线长度。

    而且由于法国人过于强势,奥地利、美国、墨西哥三国都在边境布置了重兵,同时派出己方人马开始渗透。

    前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不得不增加军费开支,这再次加重了殖民地的负担,为国内的税收贡献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在倒退。

    最可怕的是那些新获得的土地无人问津,因为开发的成本太高,而且并不安全,毕竟四国交界,法国人刚好被夹在中间。

    理论上法国可以联手任意一家去攻击另一家,但现实是三国对法兰西都不信任。

    美墨两国甚至被德克萨斯殖民地直接分隔开了,他们不再接壤自然也就没法在陆地上爆发直接战争。

    同时墨西哥和奥地利是盟友,美国人在加利福尼亚吃大亏,再加上被法国人截过胡,所以导致北美大陆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