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十二条(下)

    第31章 十二条(下) (第3/3页)



    其次,战俘也是人,他们总得吃喝吧?要知道这可是灾难,欧洲粮食飞涨,所以赎金多收一点很合理吧?

    同时如此大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总要做点预防措施吧?

    请几个神父来洒消毒水,很合理吧?

    一来二去这赎金就涨了上去,除此之外那些撒丁王国的军队来奥地利可不是修桥补路的,他们破坏的建筑,踩死的花花草草也是钱吧?

    还有抓这么大一群人,总需要有个住的地方吧?所以盖个战俘营很合理吧?

    你问战争期间奥地利哪里来的人手盖战俘营?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让那些俘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帮忙盖战俘营还可以减免一些赎金,所以撒丁战俘的积极性很高,甚至有人听到奥地利军队的报价之后,直接打算不回去了。

    他们觉得索性在这里当建筑工人也不错,毕竟这里管吃管住,工资也不低。

    实际上此时奥地利帝国的工人工资要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奥地利的工人很少闹事的原因之一。

    拉德茨基元帅倒是不太介意这些意大利战俘在伦巴第常住,毕竟这些人似乎比本地人更能吃苦也更勤劳。

    而且老元帅是一个很注重宣传的人,他相较于那些纯粹的军人更有政治手腕。

    这让奥地利军队的象形很不错,至少在普通人眼里没有耶稣会宣传得那么坏。

    而此时这些在奥地利战俘营里认真工作的战俘们,在回到撒丁王国之后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机器。

    不过拉德茨基元帅倒是有些后悔没多抓一些战俘回来,其实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撒丁王国的战俘一直都处于托管状态。

    如果那些人真想逃跑,他们的机会有很多很多。

    然而现实是几乎没有战俘选择逃跑,他们中大多数都选择了乖乖听话,等奥地利的军队回来接受他们。

    一共三万七千名俘虏,赎金总额为两千三百万弗罗林。

    卡洛·阿尔贝托觉得奥地利人疯了,他是不可能出钱赎回那些俘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