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愚人节

    第33章 愚人节 (第3/3页)

权力的军官甚至以此牟利,一杯在伦敦只要五便士的劣质兑水朗姆酒,在这里居然要五个先令。

    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

    这五先令可是相当于这名士兵一个星期的工资啊,要知道这里可是全世界所有英军驻地中阵亡率最高的地区。

    杰克看到了对方的诚意自然也不打算声张,他背起手中的枪就要去接那瓶酒。

    但是就在双方接触的瞬间,那名私自外出的士兵脸上不见了笑容,一把将其拖进了小树林里。

    片刻之后一队英军士兵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其中一人还在若无其事地站在了杰克的位置上。

    夜晚,军营发生大火,军火库发生爆炸,几名军官趁乱开走了旗舰,剩下的船都被人炸沉了。

    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以至于大多数士兵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的营地一夜之间就成了废墟。

    然而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却并不多,拂晓时分被折腾了一夜的英军又遇到了当地武装势力的袭击。

    如果是平时,他们完全可以凭借高墙堡垒将那些阿尔巴尼亚人挡在外面。

    但是堡垒的内部已经崩溃,再加上持续一夜的惊慌、恐惧、劳累,英军以极大的牺牲击退了趁火打劫的阿尔巴尼亚人。

    夜幕再次降临,这一次整个英国驻军3316名官兵无一幸免。

    一名黑山雇佣兵学着阿尔巴尼亚的样子割掉了一名英军死者的耳朵,其他人也都有样学样。

    当第二天阿尔巴尼亚人武装发现这座压在他们心头上多年的大山终于被搬走后,他们将英军的尸体堆在一起点了一把火,当即载歌载舞起来。

    两天后逃出来的阿尔巴尼亚驻军军官来到了克里特岛声称都拉斯遭到了阿尔巴尼亚人的袭击。

    克里特岛的海军准将维斯利男爵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当即调集了岛上绝大多数力量外加十艘战列舰驶向了亚得里亚湾。

    因为就在今天英国正式向奥地利宣战了,按照之前的计划他们会等地中海舰队的分舰队一起。

    不过此时都拉斯港突然遭到袭击,维斯利准将觉得大概率是奥地利人干的,为的就是让突破封锁。

    然而维斯利准将到达都拉斯港之后只遇到了一群正在重建港口的阿尔巴尼亚人,后者自然不是英国正规军的对手,双方的战斗很快就分出了胜负。

    维斯利准将从俘虏的口中得知,他们是得到了“山中老人”的帮助。不过这个名字一听就很阿拉伯化,所以维斯利准将对都拉斯遭到攻击的原因也有些迷茫了。

    但他很清楚自己这支舰队使命就是封锁亚得里亚海,于是乎维斯利准将派人通知克里特岛让后续舰队与自己汇合完成任务。

    不过他的手下很快就带回了一个更加难以置信的消息,那就是奥地利海军已经攻入了克里特大岛。

    他看到一支至少有三十艘船的舰队正在前往西方

    维斯利准将一时有些摸不清头脑,奥地利人是怎么攻进克里特岛的?一支三十艘船的大舰队又是怎么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的?

    一大堆疑问充满了维斯利准将的脑子,而且奥地利人在攻克了克里特大岛之后不是应该奔着自己来吗?

    毕竟倚强凌弱是海战的最基本规则,奥地利人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而此时维斯利准将的舰队就是一支最容易歼灭的孤军。

    这时维斯利准将想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的答案,难道奥地利人疯了吗?他们想要找地中海舰队的主力决战?

    那自己此时赶回克里特大岛?先保住重要的海上节点?

    不对!这很可能是奥地利人的阴谋,自己手下的小船怎么可能快得过战列舰?

    维斯利准将立刻下令将之前去克里特岛送信的那艘船上的所有官兵全部抓起来审问,他就不信是所有人都串通好了。

    维斯利准将觉得现在必须再派人联系克里特大岛,然后做好在湾内和奥地利人决一死战的准备。

    为此他命令士兵将火炮推上炮台,他要尽可能地增强己方火力。

    1848年4月1日,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