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粮食危机

    第一百二十八章,粮食危机 (第1/3页)

    在城市重建的工作,稍稍可以算是踏上正轨之后,奥赛娜马不停蹄的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粮食危机。

    不够吃了。

    复兴城是商业枢纽,是轻工业中心,现在有了卫兴城废洞区之后,重工业也在高速发展。

    但复兴城不产粮。

    虽然,城市周边有漫滩河谷庄园这么个小型农场,但是那座农场一季农作物的产量,能有个2000吨就不错了,一整年的产量,也就够整个城市吃个十天吧。

    从复兴城到卫兴城,视作一体的话,这是个百万人规模的城市。按照较低级别的粮食配额来看,每日的食品消费怎么也要达到500吨;一整年的食品需求,至少是十八万吨,准备个二十万吨都不为过。

    在顾航刚刚拿下城市的时候,整座城市的粮食储备,就大约只能坚持十五天的样子了。

    而到现在,已经总计过了十二天的时间,剩下的粮食储备,只有九天左右了。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这段时间里也不是纯粹的坐吃山空。

    一方面,在战争初步结束,城市的封锁也结束、风灾也结束之后,粮食贸易多多少少恢复了一些。余本就在赶来路上的粮食商队,终于敢壮起胆子进城,把运载的货物卸下,拉上一些工业品走人。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卫兴城的援助。

    卫兴城那里的两条合成淀粉生产线,全力运作,日夜不息的情况下,加起来的日产量可达到一百吨。除却留做本地,供应卫兴城的两个区之外,其他的全都在往复兴城运。

    然而,尽管有这两方面的补充,但是仍旧入不敷出。

    这肯定是不行的。

    合成淀粉生产线暂时还指望不上,武佳蓉那里研发、量产化的任务有点重,合成淀粉生产线的本地化部署研发进度缓慢。

    就算是她将精力全力投入到这方面,恐怕也解不了燃眉之急。

    那就只能依靠老办法。

    复兴城本就不产粮,过去能够存在这么久,那当然是依靠着外贸才撑下去的。

    当然,仅仅是依靠外贸的话,粮食的供给定然会很不稳定。

    以前的复兴城无所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那就出现吧,反正饿不死内城人,外城人饿死一批就饿死一批,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再过上一段时间,总会有很多不知道从哪儿流浪过来的流民,会把缺失的人口给补上。

    但现在的复兴城不能这么搞。

    奥赛娜知道,现在城市居民们士气高昂,是建立在顾总督的政治宣言之上的。人们现在开始相信,总督大人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生活,这让他们开始产生对总督政权的支持,并且爆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热情。

    可要是出现饿肚子的情况,顾航的政治宣言才说出来没多久就破产,那对于新政府的威信打击可就太大了。

    奥赛娜绝不准许这种事情发生。

    长期来看,想办法保障新联盟政权的势力范畴下,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这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路径。但在那之前,短期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只能依靠外贸。

    这项工作,原本是属于第一个死在顾航手里的联盟议员——沃汉手上的。他是过去复兴城内最大的粮食贸易商。

    而在他死之后,他的粮食贸易渠道被迅速瓜分,其中吃下最多份额的,不是别人,正是布拉福德。

    他本来也是个做商贸的大佬,只是过去为了避免跟沃汉产生内部竞争,粮食这块儿不怎么涉足。在沃汉死后,那就没有顾及了。

    当时,他一边在联盟议会里大骂着总督的霸道,为沃汉的死而落泪;另一边,则赶急赶忙的抓紧吃掉产业,生怕慢一步就少吃一口。

    随着战争的失败,他成为阶下囚之后,本以为当时吃下去的东西全成泡影了,没想到,现在还有能用上的时候。

    当然,其实就算是没有他,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法搞。毕竟,跑商贸的那些商行职员,又不是死光了。

    只是,有他这个认识的人很多、在复兴城之外的各地,都有商贸渠道的人帮忙的话,事情会简单很多。

    而此刻,他就在给奥赛娜讲述复兴城粮食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