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节 战术的分析

    第二二九节 战术的分析 (第2/3页)

什么,只能苦笑了。毕竟他是解说员,不是受邀嘉宾,嘉宾可以指责某支球队,他却不能。

    比赛还在继续进行着,赵亚宁来回在禁区弧顶和中圈之间跑动着,时不时的还会插入到两个禁区肋部和两翼的位置去和队友们做着配合。在比赛场上,他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

    “这个赛季赵亚宁被德尚挪到了中路之后,发挥的更加出sè了。”解说员有些忍不住感叹,“他的突破真的非常犀利,再加上这种不惜体力的跑法,也就难怪他在场上的存在感那么强了。”

    “也只不过是存在感强了而已。”布兰科马上就做出了他的评论,“有球能力强的球员,在场上总是会比别的位置更加抢眼,这是不可以质疑的事情。而尤其是有球能力强的球员出现在中路上寻求突破的时候,就更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一己之力单挑对方一条后防线的印象,自然也就容易被人认为是好球员。但是真正决定一个前腰的好坏的,可不是这些,对两个边路的衔接,对禁区的威胁,前场持球做动作的能力,以及把握空间和节奏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好的前腰的考察条件,以他现在的踢法来看,前场持球做动作的能力比较出sè,对禁区的威胁和连接两条边翼的能力,他是只能靠着积极地跑动来完成的,虽然也算可以,但是毕竟不算聪明。而他在进攻端覆盖的范围并不算大,对空间的把握,节奏的掌控也还有着很大的不足,可以说,相比之下,无论是久利还是罗滕都比他更适合前腰的位置。”

    “你认为德尚让他居中是错误的?”解说员反问道。“当然不是错误的,相反,这是必须的。”布兰科摇摇头,“久利的身材过于矮小,而且球感也不足,他在中路虽然可以很好地衔接边翼,并且也能够对禁区产生威胁,但是他的冲击力不足以破坏对手的防线,如果是他在中路的话,那么就是以他为进攻的轴心,罗滕,农达,赵亚宁三个人围绕着他作为进攻点进攻,这三个人的撕扯防线能力都很不错,不需要他有什么太强的冲击力。”

    “但是农达受伤了,问题就不一样了。如果久利依然在中路,那么光靠着两个边路的撕扯,是不足以把对手的防线破坏掉的。普尔绍并不是一个运动能力强的全能前锋,他更注重的是禁区内站桩,因此,他在禁区里面就必须是以他为轴。而把赵亚宁放到中路,可以更有效的撕扯对方的防线,而他们两个人成为前场的两个轴心,久利和罗滕围绕着他们做出修补工作,可以让前场的进攻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有威胁。”说到这里,布兰科忍不住感慨了一下,“毕竟有球能力是一个球员的核心能力,只有有着足够出sè的有球能力,才能够成功的把防守球员牵扯离开他们擅长的位置,从而实现对防线的破坏。无球能力不足,可以靠着积极跑动来弥补,但是有球能力不足,就是真的大问题了。”

    “赵亚宁的有球能力之强是法甲公认的。”解说员点了点头,“所以,把他挪到了中路之后,让他靠着跑动更加积极来弥补他的无球能力不足,而他的有球能力本身强于久利,所以就形成比久利更好的前腰。”

    “就战术效果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这样做,过度的无谓跑动也会让他的灵气被消磨,很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