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桑树镇

    第一百四十六章 桑树镇 (第2/3页)

    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人言可畏,要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原本清清白白的人被这种流言蜚语打击得失去了对人生的希望,最后寻短见自尽。

    要是白二郎没有被南二救下的话,恐怕也是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真是三人成虎啊……”

    夏知蝉耳听六路,他可以听见酒馆里每一个人的话,一些胡言乱语被他忽略,大部分有关白家的事情他都清清楚楚的听见了。

    二楼有个新来的商人,跟自己本地的朋友在吃饭。他的那个朋友正津津有味的给商人讲着有关白家的事情,其中包括了白家的来历和现在的家族关系。

    这桑树镇的白家,跟庐陵白家原是一家。只不过庐陵白家是主家,而这桑树镇白家是旁支,从血脉上来说是一家人。

    桑树镇白家是靠丝绸发家的,当初来到此地的白老太爷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花了十年时间打下来如今的基业,现在桑树镇白家的丝绸在整个州县里都是一绝,甚至远销到京城。

    因为桑树镇白家发迹,庐陵白家还特意派人来,把这一支白家重现加入到庐陵白家的族谱里面,所以偶尔庐陵跟桑树镇的白家还会有些来往。

    桑树镇的白老太爷去世后,有两个儿子,长子继承家业,甚至把白家丝绸都销售到京城的显贵士族手里,可以说凭借自己父亲的根基,建起来一座高楼。

    而次子……桑树镇的白家好有个奇怪现象,就是大儿子聪明能干,二儿子多是混蛋。这个次子也是混蛋,小时候据说出去闯荡江湖,一眨眼就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直到白老太爷咽了气,他也没有回来。到现在,提起这个不知生死的白家二爷,很多人都能说起许多真真假假的故事。

    白家大爷也生了两个儿子——白大郎和白二郎。

    白大郎跟他父亲一样聪慧,年纪轻轻的就能替自己的父亲打理家务,让一切都井井有条。可惜白大郎就是身体不好,娶亲后没过几天就突发疾病死了。白大爷也积劳成疾,现在缠绵病榻,都不能理事了。

    白二郎在爆出这等丑闻之前,也是个文质彬彬的公子,他虽然没有自己大哥处理生意的本事,却颇有文采,桑树镇教书的老夫子每次提起都交口称赞。都说这位白二郎未来能够蟾宫折桂,成为桑树镇三十年来的第一个举人。

    可惜现在,白大郎死了,白二郎又闹出这么大的丑闻,桑树镇的百姓都眼睁睁的等着看白家接下来的事情,心里还隐隐有所期盼。

    “他们差不多该到了。”

    夏知蝉放下酒杯,一壶老酒他喝了大半,但是这酒的味道实在不好,他后面几乎是一边吃着酱肉,一边竖起耳朵听二楼的客人口若悬河的说着白家的事情。

    他夹起最后一块酱肉,放进嘴巴里嚼着:

    “小二,结账。”

    “客官,您吃好了?我们这的酒可是当地一绝……”

    夏知蝉都没好意思说自己连一壶酒都没有喝完,他从袖袍里拿出钱递给一旁点头哈腰的跑腿小二:

    “再给我拿两斤酱肉,包好了我要拿走。”

    “好嘞,您稍等。”

    小二看了眼手里的银钱,他心里估计一下,这钱除掉夏知蝉的酒钱之外,还能剩下一些,就都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