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宫殿内劝说太皓

    第418章 宫殿内劝说太皓 (第3/3页)

怒火。他怒视着太皓,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然而,他并未立即发作,而是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大笑道:“太皓大侠,你果然是个有胆识的人。不过,你似乎对我们突厥有些误解。我们突厥近年来确实发展迅速,但这并非为了侵略他国,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子民,维护我们的利益。至于你们东方帝国,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却已日薄西山。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又怎能担起统一天下的重任呢?”

    太皓凝神屏息,眸光深邃如夜空星河,沉吟道:“昔日金戈铁马,如今江湖飘零,我太皓早与庙堂疏离,朝堂风云变幻,自家江山社稷尚不问其详,更勿论他国突厥之纷争矣。”言罢,他眉宇间尽显决绝之意,一股淡然出尘的气息油然而生。

    颉利可汗闻此言,脸色微变,却也只得讪讪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与钦佩。他转向一旁英姿飒爽的李婧将军,话语中透露出疲倦却仍不失威严:“李婧将军,朕今日身心略感疲惫,便不再强留太皓大侠于此。听闻他欲寻那戟雄,此事便交由你来引路,速速带他前往吧。”

    李婧闻言,柳眉微蹙,目光坚定地回应:“领可汗圣旨,末将定不负所托!”说罢,她恭敬地侧身让出道来,引领着太皓缓缓退出殿堂。

    随后,李婧带领着太皓来到了她的大将军府邸。这座府邸并不宏大壮观,却巧妙地融入了草原的粗犷与中原的细腻,精致的设计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浓厚的边疆气息。府邸虽面积不大,但格局紧凑,庭院深深,仿佛能听见风在屋檐下的低语,看见月光洒在青石板上的清辉,令人顿生敬畏之情。在这座府邸中,每一块砖瓦,每一道梁柱,都似乎在诉说着这位女将军的英勇与智慧,以及那无尽的草原传奇故事。

    在大将军府邸之内,太皓缓步踏入一间精雕细琢的书房,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满的兵法图谱与各式兵器,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皮革古籍的气息。他转身面向李婧,眼神犀利如剑,开口问道:“李婧将军,那戟雄难道藏在你这府上?”

    李婧端坐案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手抚腰间的长剑,坦然回道:“太皓大侠所猜不假,时移世易,如今江湖上的众多豪杰纷纷投身于突厥汗国麾下,寻求新的舞台。其中最为突厥倚重的,乃是一支神秘且强大的势力——狂影门。他们行走江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暗中助我汗国安定四方。而那戟雄,正是狂影门中的翘楚,一位堂口的执掌者,隐匿于渝川城中。”

    太皓闻此言,眉峰陡然一挑,显得颇为震惊:“原来那戟雄竟投奔了狂影门,并且身为一堂之主!此等消息,实乃惊人之秘。江湖传言,狂影门弟子擅长变换身形,伪装他人,难辨真假,若如此说来,先前那戟雄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还自称名叫厷隹,现在看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李婧颌首,眸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不错,狂影门的易容之术独步武林,即便是至亲好友,稍不留神也会被蒙蔽过去。”

    “然而,”太皓疑窦未解,继续追问道,“既然那戟雄镇守渝川城,为何我沿途所遇乡野民众皆言亲眼目睹他在突厥各地出没?”

    李婧的眼神犹如寒星般明亮,言语间充满了机锋与洞察:“太皓大侠,你这一路上所邂逅的那些看似平凡的百姓,不论是路边煮茶待客的老翁,山间挥斧砍柴的樵夫,还是田野间嬉戏的牧童,田埂上辛勤耕作的农妇,甚至是那辽阔草原上放牧牛羊的淳朴牧民,他们每一个都如同迷雾中的一枚棋子,早已被精心布局,暗藏玄机。这些看似寻常的角色,实则个个都是狂影门的弟子,只为引导你步入这突厥汗国。”

    她轻轻一挥手,仿佛揭开了层层帷幕,揭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江湖世界:“而当你在渝川城酒楼中,与那位看似普通至极的店小二交谈之际,更是难以察觉,他亦是狂影门弟子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