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衙门内太皓逃脱

    第426章 衙门内太皓逃脱 (第2/3页)

运裁决。一个时辰过去,阳光从窗户的破洞中缓缓移动,留下一地斜长的光影,犹如时间悄然流逝的痕迹。

    直至日头正当午,堂外铜锣三响,一名身着深蓝官袍的官差才气喘吁吁地疾步走入公堂,他的身影在炽烈的日光照射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显现出几分紧张而又匆忙的气息。他正是北峰城司法参军伍正,伍正五官刚毅,眉宇间流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焦急与决断,甫一登堂,便迅速整冠正襟,朗声道:“本官伍正,因城主与众将领外出未归,今日由我暂代审案。堂下之人何名,所犯何科?”

    闻听此言,一名身形魁梧的衙役立刻上前一步,抱拳禀报:“参军大人,此人唤作太皓,涉嫌窃取官署水源,触犯律法。”

    伍正闻听“偷水”二字,面色陡然一沉,双目精光一闪,厉声道:“偷盗官水,此乃关系民生的大事,按律当处以重击五十,即刻收押大牢!”话语掷地有声,犹如雷霆炸响于空荡荡的公堂之中。

    然而,太皓并未因此而惧怕,反而挺胸抬头,目光坚定,向伍正申辩道:“伍正参军,请听在下一言。在下确乎取用了官水,然此举并非为了一己私利,实则是为了缓解城中百姓饮水之困,所取之水未曾挪作它用,亦未流入他人囊中,只求能解燃眉之急。望参军大人明察秋毫,莫让一心为民者蒙受不白之冤。”

    伍正冷眼瞧着眼前这位气度非凡的男子太皓,眉宇间透出一股沉稳而傲然的气质,心中暗忖:“此人言辞犀利,看似胸有成竹,却不知是真是假。”他凝声质问:“太皓,你这是要公然抗我北峰城之令,挑战律法尊严么?”

    太皓凛然不惧,眼中闪过一丝悲悯与坚毅,回应道:“伍正参军,北峰城百姓的艰辛困苦,满城皆知。如今你竟因我取了几缸救命水,便欲严惩于我,实乃过于苛刻。你要明白,在这茫茫荒漠之地,每一滴水都如同黄金般珍贵,关乎万千黎民生死。”

    伍正神色一凛,厉声道:“在我北峰城,窃水者即盗取生命,无论大小,均视为死罪。你今日此举,已触犯天条人律!”

    太皓挺直腰杆,掷地有声:“在下虽远离庙堂,但昔日确实曾在朝中任职,位列玄呈皇帝驾崩前钦点的八大摄政大臣之一。此番途经贵地,正是要赶往千风城面见圣上,将北峰城的疾苦现状如实禀报,力图改变这一恶劣境况。”

    闻得此言,伍正脸色稍变,却又冷笑一声:“哼,玄呈皇帝之事,早已是尘封历史,你若以为以此虚言能诓骗我等,那可真是看错了人。”他挥手示意,一脸不屑地对身边的衙役下令,“速速将此人收押大牢,莫要再在此胡言乱语!”

    衙役领命,却又迟疑地询问:“伍正参军,是否还要施以鞭刑再行收押?”

    伍正眼神一寒,话语中满是决绝:“打,当然要打,重重的打,五十棍子不留情,让他记住这北峰城的规矩。之后,再将其投入大牢,让他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随着话音落下,整个衙门内弥漫起一片肃杀之意,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此时,一旁站着的另一位衙役面带忧虑,恭敬地禀报:“伍正参军,今日据牢中的狱卒所言,牢里那些囚徒,已有一半凋零离世。其遗体均无人问津,无人领走。所以卑职特来询问参军,是应当就地焚烧,还是依照旧例,将遗体送往城外的乱葬岗?”

    伍正道沉思片刻,缓缓开口:“给他们留个全尸吧,拉到城外去。”

    此言一出,太皓心中一凛,暗忖自己若是真的被投入那阴森的大牢,恐怕也是凶多吉少,难以再见到明日的阳光。

    于是,他鼓起勇气,再次向伍正道开口:“伍正大人,你当真要一意孤行,将我关入大牢吗?”

    伍正道闻言,眉头一皱,不悦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