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国之信誉不可夺(第二更)

    第四百八十章 国之信誉不可夺(第二更) (第2/3页)

给她更多学习的机会,她必然会超越。

    因此提花织布是程序,而刺绣是艺术。

    即,用这套提花设备织出来的布,永远不会是最顶尖的,却是最适合大众的,因为便宜。

    配套的工艺则是棉线的染色,把不同色彩的线,按照一定规律加入到织布中去,就能出现漂亮的花纹。

    想赚钱的富户纷纷购买,拿出来保证金,之前还喊穷呢!一上午就收到了三十万贯的钱。

    “到晚上能超过五十万贯,甚至更多,咱相信,这仅仅是他们拿出来的一部分。”

    朱标坐在桌子边,听取汇报后,还是遗憾,自己一个太子,居然比不上河边的那四个处理棉花的‘架子’。

    “其实就是信任的问题,这还是因为咱们打北元胜利了,消息传回来。

    信任的建立是最难的,尤其是对于朝廷来说,想毁掉又非常简单。

    很多事情百姓要看结果的,除非是变戏法,否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当然宗教是另一种手段,他们没有眼见为实,都是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说直白了就是我听说的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在于其有故事性。”

    里长不想让太子跟百姓之间产生一种对立关系,那是错误的。

    百姓应对你太子的时候其实根本不是你个人,甚至太子,而是陛下和大明的朝廷。

    与别人信任下丘村是不同的,应天府、宁国府、太平府,下丘村的名望是付出,是带着很多人赚钱。

    朝廷不是,朝廷要树立一种绝对的信誉,洛阳的合作正是这样的机会。

    换个说法,太子北巡,关键在于沿路安抚百姓,越是到北边,越是到元朝刚刚退去的地方,越重要。

    一旦过了陕西,就是最后北元曾经的地盘了,百姓不知道谁是谁,只晓得过日子。

    安抚百姓、帮助百姓,是此行的目的,也是最难的。

    “里长,有伱们在,本宫不怕。”朱标听里长说,自己也想透彻了。

    对,这一路必须安抚百姓,那么怎么做?自然是带着百姓过好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