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突发事情难提前

    第六百五十八章 突发事情难提前 (第2/3页)

少,咱在里面有份子的。”朱元璋在里长总结的时候打断对方的话。

    朱元璋知道纺织出来的布,不可能以高过市场的价格去卖,百姓自己宁肯慢慢织,也不愿意卖。

    只有价格低于百姓自己织布的成本后,百姓才会把棉花卖给商人,然后换到布来用,这个过程中,百姓节省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赚钱,就是有利的。

    按照里长的办法,收棉花的价钱高了,百姓找一些个小地方额外种棉花,获得收入。

    商人与宫里的收购价钱提升,销售价钱不变,利润自然减少。

    “陛下,想要更多的利润,咱上蒸汽机,用蒸汽机带动设备来生产棉布,比水力的好,水力的流量和流速有限,蒸汽机只要数量多,就可以多增加纺纱机与织布机。”

    里长提到了新的技术,并不是只有水力的设备好用,蒸汽机更厉害。

    他说这个不是说技术的问题,是告诉朱元璋一件事情。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一拍脑门:“咱忘了,赚钱的法子从来都不缺,缺得是让百姓赚钱的招。

    既然百姓能够从中拿到更多的钱财,他们就可以更安心地过日子。

    咱想赚钱,有得是办法,宜长莫要笑话咱钻前眼里去了,实在是穷怕了。”

    朱元璋悟了,里长是告诉自己钱好赚,民不好安。

    有下丘村的高人在,何时需要为钱发愁?要矿产的地方就给矿产的地方,要技术便给技术。

    如此一来,还跟百姓计较那点收入作甚?百姓太苦了。

    “陛下说笑了,咱只觉得陛下爱民如子,咱说了个方法,陛下竟然想到了百姓的身上。”

    里长立即捧一下,反正多捧捧没错,哪怕陛下知道自己捧他,他也高兴,这是憨憨说的。

    “嗯嗯嗯!”朱元璋果然受用,看向桌子上的题本:“那个……宜长啊!你瞧一眼这个。”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太监立即站过来,有经验了,伸出双手,正好接到陛下递来的题本,他在送给里长。

    里长:“……”

    他有点慌,啥意思?让自己当丞相?不是说好了的吗?自己只需要管着下丘村。

    题本给我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