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民生朴素心思活

    第七百三十二章 民生朴素心思活 (第2/3页)

    ……

    “呃~~吃撑了,炸茄盒真香,全是肉哦!下午去哪玩儿?”朱橚饭后打着饱嗝惦记着游玩。

    平时他出不来,最多到居必七,好不容易跑出来一回,不想立即往家赶。

    他的兄长们互相看看,一同瞧向里长。

    “去胭脂岗那里的集市瞧瞧?”里长提议。

    胭脂河就是从胭脂岗挖出来的河道,历史上人家工匠知道需要有路,故此掏空一处地方却不弄掉上面的,成了天生桥。

    天生桥非天生,乃人为,方便两岸百姓过人工河,工匠做事考虑周全。

    历史上只有一座天生桥,因为不好保留,那得人为弄出来拱形结构,还是在挖河的情况下完成。

    现在上面有四座石头桥,采用火药爆破,难度系数降低。

    百姓从桥上过的时候十分谨慎,一辆车拉的东西多了,要卸下来,分开送过去,怕经常走重量大的车会塌。

    百姓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他们绝对不会一大群人同时上桥,桥两头若是大集的时候人多,得分着过。

    百姓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桥坏了往后只能绕很远的路,大家必须维护好规矩。

    “朱里长,下午集市还有人?”刘伯温记得乘船来的时候,路过此地问过,早上有,物候没有。

    “诚意伯,眼下农忙时节过去,百姓们得了空闲,年前能卖一天是一天。

    胭脂河那里的通道有向上的台阶和临时停靠的位置,像歙县、宣城等地,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文房四宝送到南京。

    其实都被咱们给买了,不过咱们不买那种要价高的东西,咱讲究实用性。

    咱也有文房四宝店,砚台其实就是个石头的密度和内部结构问题。

    一部分好砚台是咱用窑烧出来的,下墨快却不费墨,存墨久而不干涸。

    跟砂纸目数有关,说白了后,就发现那些神秘的说法其实是无知而已。”

    里长直言不讳,很简单的道理,最好的砚台是下丘村烧的。

    砚台最好的其实需要具备两种属性,研磨细腻、保湿,是物理学的问题,那便按照物理学来进行。

    下丘村在窑里烧出来的砚台比自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