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民生改变在技术

    第七百六十一章 民生改变在技术 (第2/3页)

织布。

    咱家还有百十亩地,都佃出去了,我们两个老的就留下一菜地种菜自己吃,也晒干菜。

    顺便养鸡鸭鹅,猪没养,猪不好喂,家里人都忙。

    大孙子在官学读书,弟弟妹妹除了这个小的,都去图书馆了。”

    老人还是那么高兴,把家里的大概情况讲一下。

    朱元璋听懂了,这户人家厉害,有地佃出去,那就是收租子,省一部分粮钱,同时也不用服劳役。

    菜地省菜钱,关键在于有个官学的生员,现在生员准备随时出去换其他人管理百货商店。

    生员们如今学的东西可不仅仅是经书啥的,那个次要,主要的是怎样带百姓过上好日子,实用性强的知识。

    有这样一个孙子,这家人不会差。

    “好!”朱元璋点点头,又去看其他人,主要看面色,发现都不错。

    脸上和手背没有皴裂的口子,嘴唇也不干裂。

    不是跟图书馆来的孩子一个个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嘴角的位置没见到小疙瘩,就是口角炎。

    “晌午留他们吃饭,再送一些东西。”朱元璋吩咐,都是百姓,不差几口吃的。

    转过头,他又对着群臣说:“应天府的百姓日子好了,其他地方的诸卿还要努力。”

    他知道情况,这些孩子里有自己来的,附近村子中的,他们不去图书馆住,太远了。

    不过他们的家大人会去图书馆借书回来给他们看,他们见这里有冰场,便招呼着其他小伙伴来玩儿。

    问一个就说家里的爹娘忙,再问一个还是如此。

    忙则代表有钱赚,现在是冬天,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事情做,冬天就是呆在家里,女的干点家务,男的弄柴火,把院子收拾收拾。

    时间便凭白地浪费了,少了一份收入。

    都忙着的时候,看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和气色,便明白他们的生活好了,至少有棉衣穿,而且不缺肉吃。

    其他的地方,估计只有宁国府的百姓能与之比较,太平府都不行。

    群臣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