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蛋糕做大九年粮

    第七百六十七章 蛋糕做大九年粮 (第2/3页)

冲,啥都没了,好在人带着牲畜家禽跑到高的地方,房子拆了木头。

    “父皇,开春多派些打井机过去,还有挖掘机,先挖坑蓄水,夏天旱。”

    朱棣为自己的封地百姓多要东西,百姓已经在打井了。

    百姓信任朝廷,朝廷太神了,说哪里旱哪里就旱,说哪发大水哪便发大水,说地动那必然要动,只有说蝗灾的时候没那么严重。

    朱棣的意思是趁着有时间,多多造打井机,就是那个一压就从地下抽水的。

    北平行省种小麦,夏天收完了好种大豆与高粱,加上百姓种的棉花,一个大旱,万一水不够了呢?

    “好好好,造,造好了用船从海里送去。”朱元璋答应。

    他觉得打井好,不喝河里的水,百姓就减少生病的几率,哪怕要求百姓烧开水,百姓有时为了省柴火也舍不得。

    “燕王殿下放心,北平行省不会出问题,明年会派机械到那里帮忙翻耕。

    咱大明需要储备九年粮,抽空就建一建粮仓,最好三年内储备上。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里长可不想只有一年储备粮,九年粮食储备,其实年头久的陈化粮不好吃,口感差。

    那么就拿来喂牲口、养家禽,用新的粮食放进去。

    关键的时候,真没有吃的了,陈化粮很香,比草根和树皮好吃,还不像观音土一样会吃死人。

    “对对对,九年。”朱元璋见里长说九年,他就有底气:“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礼记》中的内容,不过他觉得以前的礼记写的不太真实。

    怎么可能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种三年粮食就攒出来多一年的?那得是现在的轮作和套种。

    汉朝的时候有这技术?这还是下丘村琢磨出来的,要不就是专门说的南方,一年两熟。

    现在种完水稻种油菜籽的方式,没有畜力得累死。

    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