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孙十万

    016 孙十万 (第1/3页)

    十辆车,四辆“闽越牌”面包车和六辆皮卡,张浩南一共支付了八十八万,凑个吉利数字。

    这八十八万还包括了面包车的轻微改装和车管所报备,全部是刘知远这边解决。

    “现金啊!”

    “怎么?刘叔叔这里不收现金?”

    “不不不,没有没有没有,收的收的……”

    刘知远看着十万一扎的现金,愣了半天,九扎就是九十万,张浩南拆了一捆,随便捏了一叠,在点钞机中走了两圈,拿了两万出来。

    “浩南,你这生意做得大啊。”

    “小生意,就是卖点菜。”

    其实小农卖菜搞钱,那是攒不了几个钱的,但要是承包几百亩,那就不一样了,总利润就相当可观。

    张浩南是准备将本村沿着老运河的南岸三百亩地全部拿下,总投入大概一百二十万,外加一个脱水蔬菜加工厂。

    隧道式干燥机张浩南自己也会设计,重生前他做机械厂那会儿,初期根本不需要设计员和制图员,他自己身兼多职,这才从一群小作坊中杀出重围。

    热风干燥成本不高,根据张浩南的记忆,此时的“中原工程机械国际博览会”上,会有三种脱水机械。

    自己要是去买,大概五万左右就能拿下。

    但是太远,所以张浩南还是打算去一趟建康。

    确切点说是建康濑渚县,过個十来年,濑渚县就会变成建康的一个区,很多曾经小强的制造业就会消亡,进而以慢节奏闻名,地方名片也都是风景名胜古迹啥的。

    现在的濑渚农机厂,就有生产隧道式干燥机,主要客户是国防部。

    等到变成濑渚区,这农机厂就被拆分,其中利润大户迁到了建康沿江工业区,剩下高污染的留在濑渚本地,最后关停并转……

    张浩南曾经在这里淘过不少好东西,带锯床、镗床、电平炉、灯头挤出机等等。

    不过最优质的,还是濑渚农机厂曾经的一票技工和工程师,典型的物美价廉,跟同期的黑水老技工算是同病相怜。

    张浩南这次去建康是自己开车,前往濑渚县还要往南拐一拐,他也不着急,而是提前打了电话,确认农机厂有现货隧道式干燥机之后,就约定两天后去看一看。

    现在要做的,是在建康艺术学院附近买好房子。

    跟以后的商品房不太一样,此时建康市区大部分房子,都是日后人们眼中的老破小。

    张浩南看中的是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