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舔到爽(第三更)

    152 舔到爽(第三更) (第3/3页)

风暴,尚且还有这样的抗压增量,倘若度过这一段艰难期,我相信工业发电量必将进一步上探高位。”

    “等一下,为什么不参考国民生产总值?”

    “因为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

    “……”

    张浩南一句话直接把迂回的经济学院副院长给干蒙了。

    原本正在认真听的钱先锋更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刘院长,可能你不了解我们那里的情况。”

    张浩南犹豫了一下,对经济学院副院长刘谌说道,“我知道全国很早就开始了GDP核算,作为核心经济指标。但在我们那里,真没几个人参考。我想刘院长也听说过很多地区的GDP造假吧?”

    “不错,为什么提到这个?莫非沙城也有这种情况?”

    “刘院长觉得,GDP造假,是怎么个造假方式?”

    不答反问,张浩南问刘谌。

    “注水虚高这算是一种现象。”

    “那么刘院长见识过GDP往小了做吗?”

    “啊?”

    “……”

    张浩南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再多跟刘谌解释,而是话锋一转,说道:“类似的情况,也不止核心经济指标,倘若细分到乡村,不仅仅是沙城,像虞山、澄江等地,也都不怎么响应过去二十年的号召,比如‘分田到户’,有大量乡村其实根本没有执行,依然保留大集体。所以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在某些地区,并不是常识,甚至是反常识。”

    这一番话,倒是引起了刘谌的兴趣,他突然笑道:“有空带我去沙城转转。”

    “一定。”

    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张浩南接着道:“随着国家经济,尤其是局部相对富裕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总的市场容量肯定会扩大。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会出现大量野蛮发展的小型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村办厂。”

    “它们并不具备研发能力,毫无疑问就是奉行‘拿来主义’和‘差不多准则’。供应链市场有什么,它们就采购什么,然后通过组装,攒出类似的相关产品。”

    “这些小企业,年产量多则几千几万辆,少的,可能就是一个月十几二十辆,一年百十来辆或者五六百辆,赚的就是本乡本土那点微型市场。一家两家没什么,但如果几十家上百家呢?这其中的利润,将会相当可观。”

    “而这些企业,在它们诞生自己的研发能力之前,只能依赖上游供应链,是不是我们的竞品生产方,其实已经不重要。”

    随后,张浩南拿着茶杯在前台笑着冲与会众人道,“大框架差不多就是这么多,剩下有什么问题,大家继续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