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大小社会(第一更)

    183 大小社会(第一更) (第1/3页)

    考虑员工子女就学问题,其实就是个本家子弟普及教育的扩大版本。

    重生前张浩南就是这么干的,考上一中这个国家级中学直接包个一万的大红包,考个普通省重点五千。

    高考进C9学费全包外加一台笔记本电脑,然后依次递减。

    后来村里也发展起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本村小孩,就是村部出钱奖励,高的奖个十万八万,少的也有三五万,二本及以下就没好处了,最多就是村里分红会一次性给个三万八,不过这个只要是大学生都有,毕竟要出去念书。

    不过那时候五家埭已经彻底没了村小,周围几个的村的村小也是如此消失在城镇化过程中。

    有利有弊,但现在张浩南财雄势大,这种情况对他而言弊大于利,所以也就想法设法要提前布局。

    他动不动就盯着职工考证提升学历这种行为,在旁人眼中扩建村小那就非常的合情合理。

    实际上这是两条线,看似都是教育,但脉络截然不同。

    砸这么多钱进去,村小往后只会姓张,这是核心问题。

    因此有些内心的筹划,也没办法跟邵卫东说得太细,但邵卫东也是早年间的名牌大学毕业,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能感觉到张浩南的想法。

    他愿意摆一桌庆祝自己的“高升”,说白了,不是给自己的摆的,是给张浩南的未来摆的。

    当老师当到这个份上,其实跟当老子也没什么区别。

    “对了,你既然跟大桥中学也有合作的想法,怎么还要在三中这里也弄?”

    “大桥镇太远了,三中离得近,而且到时候员工子女也不是不能去三中念初中。是人就有亲疏远近,大桥镇的将来,说不好的。万一被并到哪个镇去了,我还能有多大的话语权?”

    未雨绸缪这是必须的,别看现在生猪开始出栏,每天都能让张浩南从中赚到一万块,但将来养猪场必定会迁移出去,就算沙城市内还能有,也不会是大桥镇。

    离港口太近了,不可能让你搞养殖业这么浪费的。

    一个城市的突飞猛进,工业,永远是主旋律。

    其余都是浮萍,经不起任何一种大范围的波动。

    “那将来你是想弄个民办高中?”

    “准确点说是企业内部学校,可以对外,但可有可无。”

    “那要多少员工啊!几万人?”

    邵卫东瞪大了眼睛,他能想象到张浩南规划的蓝图,但并不觉得做不到,恰恰相反,按照张浩南现在的发展势头,他觉得或许要不了几年就能做到。

    “这哪有一定的,走一步看一步。”

    炫完盘子里的最后一个馄饨,他直接又端了一盘继续浇上酱油,然后说道,“对了邵老师,要不要跟韩老师一起把户口迁到我们村?”

    “啊?”

    一脸疑惑的邵卫东没搞懂这是什么操作。

    “明年盖经适房拿户口,然后参与分红。我会把几家厂重组两个公司,原先蔬菜加工厂分红是四个队,今年我会进一步承包,把运河沿岸全都盘下来,然后全村分红。里面会分一点级别,比如掌握高级技能的可以多拿一点,不会太多,主要是为了区分级别。邵老师和韩老师都是一中的老师,绰绰有余。”

    “伱大队里的人不会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