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自己人

    363 自己人 (第1/3页)

    对付乌合之众,张直勤根本不担心,但这事儿不是说打赢了就作数的,打赢了那也只是说变成世仇,现在不是麻烦,以后也是麻烦。

    这种情况跟张浩南玩死曹爱军不是一回事,张浩南没有在雷州展现自己实力潜力的义务。

    “张先生,早啊。”

    “五叔,一起吃早点啊,正好我想问问南桥码头的事情。”

    “吼啊。”

    陈昌瑞不是北桥河的“和稀泥”高手,但他是所有叫“陈公村”“雷公村”或者“雷祖村”的“和稀泥”高手。

    陈姓开枝散叶之后,各堂口肯定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山区的野一点,靠海的刁一点,城里的讲话大声,村里的闷声闷气,总之,一切都会有迹可循。

    而到一些重要抉择时,并非说一个姓的就要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比如有的陈姓大哥,烧香祭祖之后,就包船下海搞走私,不怕风浪大,就怕没风浪。

    而有的陈姓大哥就浅尝辄止。

    更有的陈姓大哥,那是碰都不碰,坚决走正行,宁肯去羊城做厨子打工,也绝不捞半文钱的偏门。

    一样米养百样人,倒也合理。

    陈昌瑞祖上这一支,叫作“北河堂”,又叫“北安堂”,所以早先又叫“北河村”或者“北河湾”,后来村里弄了埠头,修的桥叫“北安陈公桥”,建国后又开了几条小运河,修了一些塘坝,合村建制之后,便叫“陈埠村”。

    如今村长就是陈昌瑞的大哥陈昌龙,说普通话无比烫嘴的那个。

    点了一套拉肠,手艺是伙计从羊城白云山山脚学来的,重点是那个酱油汁,调得非常好,张直勤不爱吃肠粉的,也得承认这玩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牛逼之处。

    除了拉肠,还有一份比较古怪的蒸面,跟本地的吃法有些区别,依然是羊城的风味。

    “五叔,南陈村码头旁边的那块地,符合老板的要求,可以拿来做仓库。但是根据区政府办公室秘书所说,这南陈村当初被扣留一大批货物之后,十分不满,因为很多人把钱投到了里面,现在血本无归,不知道五叔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南陈村的人讲道理?”

    “这个啊……”

    听完张直勤所说,才咬了一口肠粉的陈昌瑞眉头微皱,然后下意识地掏了一支烟,正要摸火柴,却听到“噌”的一声,张直勤已经给他点上。

    “多谢。”

    陈昌瑞连连点头,掩着风抽上烟之后,才夹着烟撑着腿说道,“这里面呢,困难有三点。一是有的老百姓是把老婆本、棺材本、盖房钱都投了进去,当时南陈村跟着空壳公司在开发区走私汽车和钢材,是有人赚到钱的,但是查办之后,多的都打了水漂。”

    “二是有的老百姓呢,有家里人在海外,偷渡这种事情,在我们这里不算稀奇的,然后跑船的老大呢,也放高利贷,有的人就是问这些跑船的同乡借钱。现在血本无归,还欠一屁股债,肯定想着能喝一次水鱼汤喽。”

    “三就是起哄的,希望政府出点钱,把那块地征收,不然就是很大一片地荒着空着。”

    挖了一口豆腐脑,张直勤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这种事情,看来还是要政府出面谈判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