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漫长的一夜与院士嗦面条

    第二百一十七章:漫长的一夜与院士嗦面条 (第1/3页)

    事情的发展,有点超乎周瑞的预料。

    不但发展的高度超过周瑞的预料。

    时间的跨度也远远超出。

    凌晨一点,赵院长抵达战场。

    周瑞看了看表,又看了看双目疲倦的韩子茵,心想今天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赵院长来了之后,看了一遍“电控吸波薄膜”的神奇效果,又翻看了许久手写的检测数据,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牟仲义的水平他是知道的,虽说这两年重心不在科研攻坚上,但曾经也是参与过诸多涉密项目的能人,论文数不多,但人家是受保密影响。

    而且赵院长自己也是专攻纳米材料,和超材料领域相近,手上的东西看起来一点也不晦涩。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惊讶。

    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超材料结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而最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了一张成品?!

    这什么概念?

    要知道超材料现在还只是一个理论概念。

    这相当于其他人还在研究“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你已经把微波炉造出来端上桌子了。

    而且又便宜又好用。

    赵院长深深的看了周瑞一眼,这个学生总是擅长搞大动静啊。

    上次救了40个人,获得了见义勇为一等功,他就对这个学生印象深刻,这次更是动静大的过分了。

    牟仲义等赵院长看完,希冀的问道:“怎么说老赵,找你过来就是把把脉。”

    他很信任老伙计的水平,凭心而论是比他要强不少,不然也评不上院士。

    赵院长稿纸翻了一遍又一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三大顶刊级别的,而且可以写成连续剧了写多少人家刊登多少。”

    牟仲义一拍大腿:“谁问你这个了,这玩意儿发论文多吃亏啊,伱见人家B2涂层发过论文么?”

    赵院长:“能不能用于那个领域,我们说了都不算,况且你也只是吸波材料专家,不是战斗机设计专家。”

    “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复现这一成果,小周.你对昨晚的发生的所有事,一定要原原本本的回忆起来并记录,哪怕是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也最好不要遗漏。”

    牟仲义一旁小声强调道:“手写,一定要手写。”

    周瑞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科研工作者。

    赵院长身为巨佬,又是院士、院长,眼界更开阔一点,更接近于现下主流的“非涉密科研工作者”。

    而牟仲义,可能有什么心结,一心就想往军工方向引导。

    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周瑞。

    赵院长拉了一把椅子,让周瑞坐下,说道:“小周,老牟路上和我说了,他平时不管成果转化的事情,但我可以给你吃颗定心丸,学校也好,学院也好,绝不会侵吞你的成果,我承认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例子,但在复大,在材料学院,我给你盯着,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不过论文的事情,就像老牟说的,你可以写,也必须要写,做个总结和复盘,但暂时不要公开发表”

    牟仲义在一旁小声BB道:“手写,这个也得手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