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自己制造自己?不好开的先河!

    第四百五十五章:自己制造自己?不好开的先河! (第2/3页)

志。”

    “放心,手机不带进去就行了。”

    周瑞干脆去了米三那一桌,将老同志请了过来一起吃饭。

    米三过来,杨如彬和林广荣都赶紧起身握手问好。

    “米老前辈,您好您好。”

    米三笑眯眯的摆摆手:“我一个老家伙,没给组织上添麻烦吧。”

    “哪里的话.您到时候和我们一起去就好了,也让您看看咱们现在的变化。”

    一些商界人士,看到这边如此融洽,对周瑞能来这里的原因越发的好奇

    聚餐后,今天邀请来的观众,就该一车车离开了,919厂短暂的展示了自己的一内内的风采,但更多的秘密,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周瑞带着米三,和复瑞全体,来到了机库,王德他们也在此等候了。

    经过重重审核,上交了全部电子设备之后,一行人走进了原来一起奋斗过的03厂房。

    比起之前,这里变化很大,原先由于技术和工艺还没固定,一切都是以手搓和调配为主,那时厂房内大而空旷,只有一个集中的工作区域,需要什么再把什么拉过来用。

    而现在,这里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线,大量设备根据严格的规划,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厂房还加装了相当于二楼的观察台,一排排龙门吊用来转移重型设备。

    一眼望过去,一排排的设备排出了数百米,颇为壮观。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架尚未完成蒙皮的框架了。

    这里,已经是一个高端且震撼的工厂了。

    今天没有工人在忙碌,只有访客。

    周瑞、俞树、柴连俊、包括韩子茵,漫步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感慨着变化巨大,回忆着过往的记忆。

    米三脸上笑眯眯的,不住的点头。

    他其实看不出太多门道,但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厉害”。

    王德边走边为周瑞介绍道:“整个产线是脉动式布局,很多流程都是根据咱俩当初琢磨出来的工艺定的,一条线一年的产量在10-15架左右。”

    米三听了一耳朵,惊讶道:“一年才10架啊这么困难么。”

    王德对这种老同志很敬重,立马解释道:“一条线一年10架,919厂最多可以组四条线,已经够可以的了.”

    当然,这是理论值,今年蓉飞只打算把那两架完成,凑个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