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计划哪有不推迟的

    第六百二十章:计划哪有不推迟的 (第1/3页)

    “云房”计划,正式启动。

    鲲鹏的机架,在数百人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一点点在建立。

    以Ti-64钛合金的主,搭配复合材料,以形成自重轻,硬度大的基础框架。

    个别靠近发动机的位置,还需要特殊合金进行耐热处理,靠近雷达部的地方,也需要采用复合材料。

    大量昂贵的合金材料、零件,日夜不停的运送进云房。

    可以说就这几十吨金属材料,世界上能做出来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是一个,因为被打压多年,习惯了什么都自己来,纯纯靠着钢铁工业规模雄踞世界第一,慢慢研究出来的。

    美国是一个,有技术、没产业,只是背靠“西方利益集团”,欧日韩澳加以都是他们的一份子,可以产业互补。

    老毛子.老毛子不锈钢已经玩出花了

    单纯从技术水平上,钛合金的压铸加工能力,国内还是逊于美西方集团的,主要体现在零件尺寸,压铸压力上。

    但周瑞表示没关系那是系统头疼的部分,和他莫得关系。

    反正系统是在匹配国内工业现状的情况下,给出了鲲鹏这样完美的设计图。

    这就和老毛熊几十年前的“三马赫不锈钢战斗机”,用设计,打破材料桎梏。

    别问,问就是设计人员牛逼!

    鲲鹏的机架由于特别巨大,操作难度高,操作跨度大,可以说是共和国有航空工业以来,最复杂的一次机架搭设。

    所以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开工后四天,机架完成度10%左右,只有一个雏形.

    这个效率,略低于周瑞的计划.

    一腔满满的干劲,并不能抵消实际问题的产生,虽然大家都拧着一股劲,但大型工程,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想要数百人一起工作不出乱子,除非是高度固定,执行过很多次的模式化流程。

    而一架从零开始建造,有诸多技术挑战的新飞机,显然不属于这个范畴。

    “你这个梁怎么已经固定了!你这样我怎么操作?”

    “你们组拖进度,我们怎么知道?从侧面钻进去操作吧。”

    刚刚有点雏形的机架下,两个施工组吵了起来。

    理由很简单,同一处工作区域,4组进度过快,把1组的操作空间给挡住了。

    “开什么玩笑,钻进去怎么干!这个梁先拆掉!”

    1组本来就因为各种原因进度慢了,正是着急的时候,从侧面钻进去难度更大,只会让他们进度更落后。

    “这个是航空件,拆卸一次就要去重新度量精度,伱不要没事找事”

    “你怎么说话的?”

    两边越来越大声,引起了不少人张望过来。

    周瑞皱着眉头走了过来。

    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